歪脑 WHYNOT navigation toggle

隔离时代:回看2020年中国电影现象

疫情年虽然终结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神话,但全年200亿的票房依然证明了电影及电影院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撰文 | 叶倩雯
12/25/2020
本文共3527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2020年是极特殊的一年。隔离成为时代关键词,人和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无形的隔离让曾深信全球化的人们多少有些无所适从。


灾难面前,电影行业的境况不失为观察社会生活的一项坐标。疫情年虽然终结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神话,但全年200亿的票房依然证明了电影及电影院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Netflix是全球最大的流媒体服务供应商。(图:AFP)

 

院线VS线上的大战:中国“Netflix”会出现吗? 

2020年开年,新冠肺炎改写人类命运,网络几乎接管日常,观看电影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囧妈》电影海报(网络图片)

视频网站爱奇艺、优酷、腾讯、B站、西瓜等激烈竞争,呈现出新态势。疫情爆发后,几部原定档春节的电影纷纷撤档。此时,徐峥导演的《囧妈》改在流媒体平台首映,此举打破院线的运营规则,造成影业“黑天鹅事件”:全国二十几家院线署名向国家电影局市场处紧急申请,要求规范院线电影窗口期,保证院线利益,请求叫停《囧妈》的网上免费播出,并取缔影院以外的各类“零窗口期”放映模式。


争论背后,折射世界电影行业共同面对的情况:院线与平台争夺播放窗口期。


院线和网络平台都希望占更多独家资源,因此也积极参与投资制作。但在中国电影行业,院线一直是强势方,平台发展还不足以保证电影收益,《囧妈》之前,中国鲜有话题电影在平台首映。《囧妈》开了先河,可能打破片方和院线铁板一块的关系。


由于疫情,电影行业前半年受巨大冲击,院线迟迟无法开放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电影选择线上发行。可以说,中国流媒体和传统院线之争,是形势倒逼出来的。


但长远看这场竞争,抢观众只是表象,本质还是对优秀导演、演员等从业者资源的抢占。也因疫情,很多电影剧组停拍,很多电影人才就进入网剧的制作。


如参照世界趋势,近年北美票房持续走低,只剩“漫威”电影有超强号召力,很多大导演也不得不和平台合作。Netflix、Amazon等新兴流媒体占不少市场份额,随着Netflix进入美国电影协会,电影的边界已愈发模糊。


中国“Netflix”的出现,或许也指日可待。


艺术电影活在同温层,叫好不叫座

《春潮》电影海报(网络图片)

不少艺术电影也选了线上首映。《春潮》疫情期间登陆线上或许是无奈策略,但影院开放后,选择院线的艺术电影,也没一部获得令人满意的票房。


《气球》(万玛才旦)、《少女佳禾》(周笋)、《第一次的离别》(王丽娜)、《日光之下》(梁鸣)、《春夏秋冬又一冬》(邢健)等作,排片和票房一部比一部惨淡。


这些电影内容十分丰富:有表达民族风貌的少数民族故事,有深具女性主义关怀的现代都市故事,有抗战时期东北往事,有延边的阴谋与爱情……遗憾的是,电影口碑和票房完全不成正比。一些各大电影节的获奖电影,市场却鲜有问津。


艺术电影普遍“叫好不叫座”,显示电影节、评论,和市场的断裂,电影观众和电影人都处在“同温层”幻象中。不论媒体如何轰炸报道,豆瓣影评人如何吹捧推荐,导演、明星如何呼吁增加排片,小成本艺术电影就是无法走向公众,始终处于小圈子,公映变成了严酷考验。因此即使被法国最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手册》选为“年度十佳”,顾晓刚的《春江水暖》还是选了线上发行。

顾晓刚作品《春江水暖》电影海报(网络图片)

 

年末,70岁导演张艺谋的艺术电影《一秒钟》遭遇“技术问题”、一度取消影展放映后,终于登陆院线,也成为话题。不同于上述艺术电影,该作历史感更强,具强烈现实指向。


男主角张九声是劳改逃犯,听说多年未见的女儿出现在电影前的新闻简报里,便冒着生命危险去看;女主角刘闺女无父无母,为了弟弟,想偷胶片做当时流行的胶片灯罩……两人一个想尽办法保护胶片、一个用尽心思偷胶片,慢慢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


这是特殊时代的小人物互助故事,在巨大苦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难能可贵。最后张九声被抓了回去,他保存的记录女儿唯一影像的胶片被保安队扔进沙漠。电影揭示大动荡中小人物被戕害却无法发声的命运,渴望被历史记录却终被践踏的现实。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秒钟》。(网络图片)

与其说这是张艺谋献给电影的“情书”,不如说他通过一件“文革”往事,诉说对历史的态度。作为小人物悲欢的电影,《一秒钟》将被遗忘的历史打捞,为被遮蔽的无名者寻求正名。这是老导演回归初心的作品,它告诉我们,摒弃浮华后,电影还可以朴素表达,艺术电影式微的时代,创作者依然可以以作品获得尊严。


另外,2020年10月,举办了四届平遥电影展的主理人贾樟柯,突然宣布原团队退出影展,引发业内哗然。


作为中国最被关注的电影展,该展自初创就发掘、鼓励了包括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赵婷在内的多名电影人。 疫情之年,办大型活动本就承担巨大压力,贾樟柯电影的各种魔幻现实,与本届影展形成互文,成了某种向电影节提问的隐喻。 

 

上海电影博物馆(网络图片)

 

美式外壳主旋律电影:民族大片越来越像好莱坞

以票房为考量标准,则不得不提今年几部主旋律电影。国产主旋律电影,正取代当年“国产大片”概念,成为市场的绝对担当。


其中,现象级电影《八佰》获30亿票房,拔得头筹。

 

《八佰》电影海报(网络图片)

作为强调民族情感的抗日电影,《八佰》是中国式的。故事源于历史事件:1937年淞沪会战,“八百壮士(事实是425人)”奉命驻上海四行仓库,顽强坚守四天。这样强调民族意识、“家国同构”思想的题材,在中国主旋律电影中并不少见。


但《八佰》又是十足好莱坞化的,几乎是“高概念电影(high concept)”的绝佳案例。


所谓高概念电影,指具视觉形象吸引力、充分市场商机、简单扼要情节主轴与剧情铺陈,以求大多数观众理解接受的电影。这是以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程式化电影制作模式,本质是以营销指导创意及后续市场运作。作为亚洲首部全片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八佰》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提升,也彰显了创作者的野心。


然而《八佰》对好莱坞电影的模仿,是形式上的,而非内容上的。


电影不惜以套路场景来表白抒情:步枪扫射飞机、身绑炸弹殉国、舍身送电话线的黑帮成员、捐出所有钱财的混血妓女、“扔出”太太金项链的大学教授……这些套路密集出现,难免带来疲倦,高度符号化和重复套路架空了真实感,让人陷入空洞的煽情,反消解了本更具感染力的、具体的人。


电影并非一定要对真实高度模仿,但要符合创作逻辑。《八佰》几次出现代表中国精神的白马,在瓦砾废墟中奔跑;与之对应的,是完全失真的日本坦克、挖掘机,这种强烈直接的对比,消解了战争的复杂,所有视觉呈现都将电影本该兼具的“物质还原现实”的特性,转变为简单粗暴的游戏。


管虎似乎有用影像重写历史的野心,却因游戏化的视听、剧情,让落点显得空洞。

 

《金刚川》电影海报(网络图片)

加上另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金刚川》,两部管虎的电影形成微妙对比。


两部都在强调战争中我方的牺牲,而对对手的描绘极其浮皮潦草。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历史叙事,而是以刺激肾上腺素为目的的“爽剧”。但两部电影的历史叙述不在一个体系,对历史的态度也不同,前者的争议涉及复杂史观,对后者的评价则简单得多;前者以具“正当性”的抗日战争凝聚民族情感;后者则以血肉模糊的视觉冲击强行激发恨意,空洞收场。若说《八佰》是精致而暧昧的,后者则显得粗糙、直接。


但两部电影其实都是好莱坞类型片的某种变奏,以战争中的小人物遭遇呼唤观众共情。这表现出中国导演愈发纯熟的技术。

 

陈可辛作品《夺冠》(网络图片)

陈可辛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以三段式讲述,是一部讲“竞争”的体育类型片,核心冲突放在了国家和个人选择的矛盾张力上。电影以运动员郎平为蓝本,展现了她三次比赛:1981世界杯中日比赛;2008奥运中美之战;2016年奥运中巴对决。其中郎平扮演不同角色:为国争光、不惜牺牲健康的运动员;左右为难的美国队教练;希望队员也能拥有个人生活的中国队教练。


电影里郎平不断追问:为什么打排球?为国家荣誉还是为改变个人命运?然而几乎一半篇幅在表现激烈赛事,却不见人物塑造。因此尽管动用了巩俐和黄渤,也未收获预期口碑。


体育题材本就是国产类型电影的短板,陈的尝试像一场试水,野心有余,成熟不足。或许,他下一部关于网球运动员李娜的电影中,会有更大的突破。

 

动画电影《姜子牙》(网络图片)

有趣的是,《姜子牙》巧合表达了和《夺冠》相似的价值追问:个人和苍生的矛盾。这部据《封神榜》改编的动画电影,若仔细考察期剧作和创作模式,更像一部借用中国传统概念的“美式”动画片。不论画风还是人物行动力,故事都与原著差别甚大。其中姜子牙为救一个女孩不惜对抗天庭的行为,是对权力结构的彻底反叛,具有强大的主体性精神。然而,该作也被主流评论视为传统文化的当代延续。


2020,疫情将一切打乱,洗牌:技术推动形成了新的制作和观看方式,一些无法公映的电影得以通过网络被人看见;主旋律电影当道,但主旋律之外,大量富有激情的创作者依然在用影像表达自我;各种民间影像活动在继续尝试……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值得记录、却被淹没的故事,也有太多电影因各种原因未获公映。但在旧有秩序被打破的2020年,新的可能性或许也在生长。

成为第一位留言的人吧!

我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