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今后还会更热 最近北京高温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社交媒体上遍布关于“热”的段子和迷因,网民表面上“抖小聪明”,实则叫苦不迭。这一轮高温(判定标准为日最高气温≥35℃)的持续天数长达11天,打破了1999年创下的连续9天的北京记录。其中6月22~24日连续3天最高气温超40℃,比此前的最高记录多了一天。另外,北京往年(1991~2020)的全年高温日平均数仅为10.6天,今年6月份还没结束便已超额完成任务。要知道,今年7月11日才算正式入伏,如果你相信24节气的话,那么更热的日子还在后面。 除能见度最高的北京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天气。而面临高温冲击的绝不只是北京和中国北方地区。据媒体报道,今年欧洲新年刚过就出现反常高温天气;而自入夏开始,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各国,印度以及美国南部都已出现高温极值。去年6月下旬,欧洲、美国、加拿大都才经历了显著突破历史记录的热浪天气,现在很多人都担心今年会比2022年更热。 如此连续、普遍的高温现象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全球气候变化。地球的温室效应仍然在加剧吗?以后真的会一年比一年热吗?根据6月2日刚刚结束的第19届世界气象大会发布的报告,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1850~1900)的平均气温高了1.15℃,过去的这8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暖的8个年份。另据夏威夷莫纳罗亚气象观测站(Mauna Loa Atmospheric Baseline Observatory)的观测记录,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今年的5月份创下了424PPM(百万分之一)的新世界纪录,比工业革命前的平均值(280PPM)高出了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PPM,这个增幅是有记录以来的第4高,说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速度并未放缓。但是,2022年的全球平均气温仅仅排名有记录以来的第6位,原因是2020~2022年全球经历了连续3年的拉尼娜(La Niña),多少抑制住了气温高度。拉尼娜指的是东太平洋赤道表层海水的降温事件,与之对应则是厄尔尼诺(El Niño),即同一海域的升温事件,两者合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属于地球气候大环境下的局部气候扰动现象之一,原因至今不明。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出现,每次只持续几个月的时间,很少超过一年。但最近的这次拉尼娜持续了3年,实属罕见。 根据以往的经验,拉尼娜会把地球大气平均温度降低0.2℃,而厄尔尼诺则会把平均温度升高0.2℃。2016年之所以是有记录以来大气温度最高的一年,就是因为那一年正好遇到一个强厄尔尼诺年。但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报告,持续了3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在今年5月份正式结束,有很大可能将迅速转为厄尔尼诺。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到2027年之间,全球平均气温的升温幅度将有66%的概率超过关键的1.5℃。 为什么是1.5℃? 提起这个1.5℃,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是8年前召开的巴黎气候谈判大会上全体谈判代表一致同意的控温目标,各国政府所有的后续政策,包括中国的“双碳”,都是为了实现控温1.5℃的目标而制定出来的。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2024年的全球气温升温幅度很有可能突破这一上限,地球人会提前感受一下这1.5℃的厉害。 写到这里必须指出,巴黎气候大会上提出的1.5℃标准不是指某一年的升温幅度达到1.5℃,而是在20年的时间段内平均升温幅度超过1.5℃。换句话说,即使2024年升温幅度达到了1.5℃,也不能说巴黎控温目标失败了。但是,按照WMO的估计,如果未来几年全球减排行动没有出现大的改进,那么2030~2050这20年的平均升温幅度几乎肯定会突破1.5℃。 现在的90后、00后和10后们,你们将会在自己的青壮年时期亲身经历这场划时代的改变。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平均20℃的空调环境里的人来说,这1.5℃的升温仿佛不算什么,但这个升温幅度的基准线是14℃,即工业革命前的地球大气平均温度。这么一看,1.5℃就不那么无足轻重了。 对于海洋来说,这1.5℃的升温更加致命。因为水的比热容非常大,所以海水的平均温度变化幅度要比空气小很多,海水的温度相较更为稳定,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海洋鱼类都是变温动物,但反过来说哪怕细微的温度变化也会对海洋生态有显著影响,海水升温1.5℃等同于它们的体温升高1.5℃。想想看,当你的体温从37℃升高到38.5℃,你会有何感觉?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最新报告,今年3月底时的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达到了21.1℃,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此前的最高值是21℃,出现在发生强厄尔尼诺的2016年。而今年3月底时地球还处在拉尼娜的尾声阶段,海水温度便已破了记录,今后的发展状况可想而知。 当然,地球历史上气温远超现在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次,但那些变化的速度都异常缓慢,生物有充分的时间去适应。幸运的是,自人类于一万多年前发明出农业以后,到工业革命之前,地球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幅度从来没有超过±0.4℃的范围。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人类文明之所以顺顺利利地发展到了今天,和这段时期的气候相对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大气温度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1.2℃,这个升温速度是近期这数百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地球上现有的生命大都没有经历过如此快速的温度变化,它们到底能否安全度过这场气候危机?科学家们没有把握。 人类的命运又会如何呢?我们具备高级智慧,掌握了无数现代科技手段,应对升温的能力肯定要比绝大多数生物强得多。但是,对于那些应变能力较差、处境更脆弱的个体或者民族,以及那些生活在气候变化最前线的国家的人来说,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全球升温1.5℃,将会给人类来带来怎样的灾难? 据媒体报道,近日印度北部北方邦和比哈尔邦过去几天有接近170人死于高温酷暑,其中很多是老年人。而印度气象部门称,6月17日至少有五个邦的最高气温飙升至42至44摄氏度。在死亡人数背后,有多少贫弱之人在承受高温的伤害,难以想象。而在越南,全国多地都面临用电紧张的难题,由于持续的高温,民众用电量大增使得电力告急,政府只能给大量工厂实施轮流停电。中国北方最近经历的这场高温肯定也会危及到很多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只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统计方法和口径和西方国家有所不同,笔者至今还没有看到相关的报道的数据。 对于那些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来说,升温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也将会是灾难性的。目前全球的海平面正以每年大约3.4毫米的速度在上升,而且上升速度还在逐渐加快。根据NOAA牵头发布的《2022年海平面技术报告》,海平面的上升将引发潮水和风暴潮的高度上升,并向内陆推进,从而导致未来30年沿海洪水出现重大变化。预计到2050年时的中度破坏性洪水的平均爆发频率将是目前的10倍以上,而严重破坏性洪水的爆发频率将会是目前水平的5倍,达到每5年爆发一次的程度。 目前生活在海边的人们,你们的房子岌岌可危。 海边居民最怕的是海洋风暴,而海洋风暴当中最厉害的就是台风。台风形成的一个硬条件就是表层海水的温度必须超过26.5℃,低于这个温度就形不成台风。而全球变暖导致的表层海水升温将使得台风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我们即将在未来几年里看到这一后果。 另外,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出版于2018年的报告,如果升温幅度达到1.5℃的话,将有70%~90%的珊瑚礁不复存在。如果升温幅度达到2℃的话,现有的热带珊瑚礁就将全部消失。到那时,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将会遭遇灭顶之灾,大家都喜欢吃的海鲜也将变成一种奢侈品,只有少数富豪才吃得起。 还有两个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就是南北极,它们的变暖速度更快。据世界气象组织报道,北极是世界上变暖最快的地区之一,速度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大家肯定已经听过,北极升温会消融海冰,进而影响北极熊觅食,导致其走向灭绝的故事,但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人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些人虽然不至于像北极熊那样饿肚子,但因为他们的日常出行大都依靠海冰,如今北极海结冰的天数越来越少,强度也越来越低,很多北极居民的日常出行严重受限,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北极海冰是地球洋流的最重要的发动机,而洋流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NOAA的预测,如果升温幅度达到1.5℃的话,现有的北极海冰将有很大的概率彻底融化消失。到那时,地球的大气环流将会变得面目全非,我们赖以生存的气候模式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气候模式将陷入“正反馈”式恶性循环 气候的混乱已经有迹可循,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就是今年5月发生在河南的小麦收割事件。根据一些自媒体的说法,此次小麦收割受阻是因为当地管理人员不让收割机上高速,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真正的原因在于收割机即使到位了也没法用,因为今年的河南南部地区下了一场“烂场雨”,即在小麦即将成熟的时间段内突然连续下了一周多的雨。这场雨一方面让收割机无法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则让挂在穗上的小麦种子开始发芽发霉,即使收上来也没法吃了。 正常情况下,河南南部地区的5月份大都是艳阳高照的晴天,因此当地农民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内收割小麦。但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原本只出现在江南地区的梅雨季开始北移,今年终于转移到了河南,当地农民来不及适应,半年的劳动成果就这样被白白地浪费掉了。 类似案例也出现在北美,比如加拿大东部地区刚在今年6月份爆发的那场森林大火。这场大火产生的浓烟把整个纽约市变成了末世景象,相信各位读者都看过新闻照片里那些笼罩在昏暗的橙黄色天空下的街道。通常情况下,加拿大的春季森林大火大都发生在西部地区,当地人有经验,知道如何应对。可去年年底,加拿大东部地区接连下了好几场冻雨(而不是雪),很多细小的树枝因为结冰而被压断了。今年春天加拿大东部又遇上了罕见的干旱气候,连续几个月都没怎么下雨,这让散落在地面上的树枝变得异常干燥。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促发了这场罕见的森林大火。加拿大东部地区的人很少遇到这种情况,非常缺乏应对的经验,这才导致火势越烧越旺,最终酿成巨大灾难。 虽然有研究发现,森林大火产生的浓烟会挡住阳光,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今年5月10日出版的《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论文,认为最近3年的拉尼娜和2019~2020年间发生在澳大利亚的那场森林大火有直接的关系。类似这样的关系被称为“气候负反馈”,大意是说气温升高导致某件事情的发生,反过来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但问题在于,地球上出现频率更高的现象是“气候正反馈”,这会让大气温度加速上升,直至失控。今年2月17日发表在《一个地球》(One Earth)期刊上的一篇论文统计了地球的41个气候反馈系统,发现其中有27个都是正反馈。其中比较厉害的有西伯利亚的永冻土、沼泽地的暗火,以及北极地区的海冰融化。前两者都和甲烷有关,因为永冻土和沼泽地的下层土壤里含有大量甲烷气,气温升高会导致这些原本被冻结的甲烷气要么被释放到大气中,要么被点燃,这两种情况都会加剧气候变化。后者指的是两极地区的白色海冰消失后会暴露出下面的深色海水,吸收太阳光的能力大增,反过来加剧了气候变化。 1.5℃的控温目标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科学家们相信这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一个关键阈值。一旦超出了这个阈值,各类正反馈系统便会加速进行,其结果就是地球大气温度失控,气候灾难便再也无法挽回了。 某种程度上说,最近在北京和全球肆虐的高温相当于一次预演,让大家提前体会一下生活在升温1.5℃的世界里是怎样的感受。但是它更是一次迫在眉睫的警钟,希望它带来的是更普遍、更深刻的对于气候危机的觉醒和关注,而不仅仅止于社交媒体上的苦中作乐。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