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政府耗时15年之久建立、斥巨资筹备的大项目香港M+博物馆,在今年终于完工。于旧世界孕育,在新香港诞生,这个亚洲首间致力于 20 和 21 世纪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背负了什么期许,又面对怎样的未来? M+博物馆开幕了,作为迄今为止政府投入最多,历时最长的文化项目,夹杂于喜悦和争议中,于11月12日面对公众开放。从当代艺术在香港还处于边缘位置的年代开始孕育,到人人热衷逛美术馆“打卡”的今日,M+博物馆可谓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开幕不到一周入场人数破10万,网络热议,人流络绎不绝。 M+的意思是“Museum Plus”,又是亚洲第一间国际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自然让人们将其与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纽约的MoMa和巴黎蓬皮杜中心作比较。而馆长也一直强调,购藏的标准是从香港出发延伸中国,再包揽亚洲及其他地区,打造“世界级博物馆”。 M+历时多年的筹备过程,几乎动员了大半个香港艺术界,艺术家、策展人、画廊主……即使在过程中出现高价购买艺术品争议、高层人事变动频繁的问题,业界还是普遍对M+持正面态度——香港需要这样的博物馆! 早在2013年和2018年笔者采访宋东和徐震时,两名跨越两代的中国艺术家都无一不表达对M+的期许。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则在多年前捐赠了大部分自己的收藏,组成的“M+希克藏品”,可谓是世界最全面的中国当代艺术集合,那些在内地无法展开的中国艺术的讨论与研究,被认为在香港得以找到面向世界的窗口。Herzog & de Meuron建筑公司则以清水混泥土的现代主义风格,建成博物馆建筑。 开幕当晚的展馆空气弥漫着兴奋的气息。一名资深业界人士在Instagram上写道:“这一刻,我以作为香港人自豪!”不过也有观众参观完忿忿不平地向笔者说:“以为摆几张毛泽东就叫没有自我审查?明明就是假装很开放的样子!” 在两极的观感评论之间,更多的是出于对它的期待过多而不忍用犀利笔触批评的反馈,以及对这座博物馆未来的迷茫与忧虑。一个艺评帐户发出来自“匿名者M”的投稿:“情感上我理解它作为许多人许多年努力的成果是令人动容的,理智上我又无法否认,一种越来越严峻的外部压力下‘何去何从’令人迷茫的客观现实。” 的确,M+所在的政府文化项目西九文化区,素来有为人诟病的官僚作风,再加上如今《国安法》阴霾之下,一座充满西方自由主义色彩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在此落成,艺术馆的未来会如何,大众的想像中确实会蒙上一层灰色。 的确,在项目孕育之初,香港存在过适合的土壤,哪怕官僚作风争议很大,哪怕花费公帑购买昂贵的馆藏遭受过质疑,但至少艺术界有创作的自由、展览的自由及讨论空间。但M+博物馆的修建经过香港的反国教运动、雨伞运动、鱼蛋革命和反送中运动,M+的意义对港人已不止于一座博物馆。在新香港下,保护博物馆免于成为政治审查的受害者似乎是当务之急。 今年3月,建制派背景的立法会议员容海恩在电台节目中攻击艺术家艾未未的摄影作品《透视研究:天安门》,称其有违反国安法之嫌疑,这个作品正来自M+希克藏品。这类争议,也将M+会否进行自我审查的问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用学术平衡争议?开幕展——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 希克藏品(M+ Sigg)系列在开幕展中成为最受瞩目的一个。“M+希克收藏:从革命到全球化”的时间线自文化大革命结束起,到1980年代的中国经济改革,再展示之后1990年代-2000年代,消费主义盛行的中国社会是如何面对全球语境。 捐赠这套藏品的收藏家乌利·希克曾是一位驻华外交官,在70年代末来到中国后,着手收藏中国现当代艺术。特殊的时代背景、不平凡的身份,注定令这个收藏系列非同凡响。经历文革后的中国当代艺术从早期星星画会的地下艺术,到走向世界的岳敏君、宋东、方力钧等人,以及之后2000年代涉猎更多元主题的创作,可谓是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完整叙事。这位瑞典收藏家在自述中也谈到对自己收藏的重点:“我对变幻莫测的政局、动荡环境下创作的作品较有兴趣.......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它却是中国社会里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M+希克藏品’希望提供针对这段历史的明确清晰的见解,同时也对这段历史的批判反思秉持开放的态度。” 2012年,他以香港有言论自由、可展出政治敏感的艺术创作为理由,捐赠1510件藏品给M+,希望以博物馆收藏的形式,将整个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重要脉络展露于世。 这样一个号称展示中国艺术百科全书的开幕展览,由中国顶尖策展人皮力策划,不难看出M+博物馆尽力用“学术”在艺术自由及政治审查之间做出的微妙平衡。 走入展馆,你率先看到的是王广义的作品——《毛泽东:红色方格子2号》(1989),这似乎是要宣告“本展览不设自我审查”。再往前走,便是见证文革后第一个当代艺术重要展览——星星美展,以及方力钧、徐冰、黄永砅、张培力、宋东、沈远等熟悉的名字连番上阵,让观众见证的中国当代艺术在90年代初的井喷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展厅都有与毛泽东有关的作品,从文革后期的正统画像、到摄影《1981 年,北京毛泽东的肖像被取下来》,再到波普艺术时代的各种诠释。 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 17号》(1998)、王劲松的《标准家庭》(1996)记录了计划生育一孩政策,记录了特殊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家庭的观念如何牵连社群中的人。海波的《留给未来》(1999)反映了中国民间从文革到改革开发以来的社会变迁。 至于引起争议的,由艾未未创作的《透视研究:天安门》果然是无缘见到。不过策展团队将他的的录像作品《长安街》,另一经典作品《洗白》(1995-2000)放在了当眼位置。 另一个展厅的门口放置着方力钧的《1995.2》(1995),粉红衬衫的男人背向观众,和其他男人画中的关系显示了置身中国社会和经济巨变下的幻灭感。它旁边挂着曾梵志讽刺消费主义下中国人的作品《面具:彩虹》(1997),紧接着是喜欢以工农民为题材的王广义,他的《大批判:香奈儿》写实地揭露200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对商品消费的狂热。 隐晦的六四展品 馆长华安雅在开幕前曾向媒体保证,六四的题材作品会在博物馆出现。的确是出现了,只不过非常隐晦。 宋东的《哈气》系列(1996),是艺术家在当时气温零下的天安门俯卧40分钟拍下的行为艺术作品。在博物馆网站上,作品描述是这样写的:“天安门广场是历来重大政治运动的发生地,宋冬的哈气在广场上形成一层薄冰,却丝毫没有为冰封的后海带来改变。” 不过这段话,在现场展览的作品介绍上并没有出现。 比较明显讲述64事件的,是王兴伟的《新北京》(2001),市民抬着担架上流血的企鹅。驻足拍照的人不少,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系列总共有两幅,完整版曾于2016年在太古的临时展馆展出,这次却只有企鹅这张挂出。而同一个系列中,抬着流血学生的另一作品,只能在网上看到。同样在2016年展出的,还有刘香成的经典的摄影作品《1989年,北京,情侣躲藏在立交桥下。》(1989),这次也无缘再次目睹,也不知之后会否还有机会。 面对不言而喻的压力,相信策展团队也经历不少拉锯,展出的作品的确是隔靴搔痒,那些毛泽东与红卫兵题材的波普艺术出现,似乎未能释去公众对博物馆自我审查的疑虑。 被大量的政治波普压得透不过气的笔者,进入另一个展馆,收获了截然不同的震撼与惊喜。英国雕塑大师安东尼·葛姆雷 (Antony Gormley)的作品《安东尼.葛姆雷:亚洲土地》中,他邀请了广东象山村约300位老少居民,花了五天时间制作了约20万个泥人。泥人聚集在一起诉说意见,展示了庞大的叙述带来的人类集体力量感,还有一些原始和质朴的元素。作者也记录了在象山村时《亚洲土地》的制作过程,将每位创作者及其制作的泥人配对呈现,让他们传递至作品中的情感给观众保留想象的空间。如此的人文宏大叙事,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展览。 香港本土意识崛起,说好故事更难 伴随着香港近年本土意识崛的,本地艺术家的作品也成为公众焦点。之前已有香港艺术馆(HKMOA)在开幕展时做出良好示范,资源丰富的M+博物馆能如何说好香港故事,是一个比中国故事更难书写的任务。香港馆藏展的 “香港:此地彼方”,作品不限于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甚至包含音乐唱片等流行文化,可见策展团队野心不小。从九龙皇帝、周绿云与何藩,到杨东龙、李杰,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交错叙事都能在其中看到。受限于空间,展品摆放显得有些杂乱。 艺术家白双全的《等一个朋友(机场版)》却格外让人感叹。该作品记录他 2007 年曾于机场入境大堂等了三天,看有没有认识的人出现,呼应了现今香港机场每日上演的离别潮,显得令人唏嘘。 这个作品旁边放置了黄国才的《漂流家室》装置。2009 年,M+ 大楼尚未动工的时候,他在西九的海旁,把这个四呎乘四呎大的微型“蜗居”建筑放到海上漂流。就在数月前,这位建筑师及艺术家因香港局势而移居台湾, 他现在本人正经历着“漂流家室”的过程。 再往左面墙上是讲述当年越南船民、难民的照片,这个角落结合香港现在的时空背景,使人动容。或许留意的人不多,上映于雨伞运动后、讲述香港未来想像的电影《十年》,也有电影片段得到展示,但比较低调,穿插在由多部本土电影片段剪辑而成的短片作品《前后与左右》中。这种低调似乎是心照不宣地保护着这一点点展示的自由空间。 开幕前夕,乌利·希克出席了亚洲协会的活动,这位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外国友人”也暗示了他对香港艺术界未来的不确定性:“法律框架已经改变,这对当代艺术究竟意味着什麽,还有待观察。” 在叫一句口号遭遇5年牢狱之灾、画一本漫画被颠覆国家罪起诉的香港,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M+开幕展,能看到艾未未,半个《新北京》,以及几分钟的《十年》,笔者不认为这算是港人卑微的幸运。一个以世界级为目标的博物馆,座落在自由指数日益下降的“国际大都会”,西九文化区在小红书关注度还高于本地社交媒体。虽然听上去有些极端,但在将来与内地通关后,那些剩余的馆藏还能否有机会展示? 如此的语境之下,极力保存一丝的喘息空间,依然要对策展团队智慧与勇气表示敬佩:放在我们眼前的,一定是博物馆内部面对不同权力撕扯,无限的讨论、无数次阵痛的协商后呈现出的成果。就是现在的M+博物馆了。 这座博物馆注定是它所处的这座城市宿命的折射,那让我们和乌利·希克一样,继续观察下去。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