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后的香港,在疫情、国安法、移民潮种种重大议题下,大量独立书店也应运而生,蔚为风潮。两三年间,香港开设近20间独立书店,遍布港九新界离岛。有前区议员开办“猎人书店”,也有前记者营运的“留下书舍”,甫开张吸引大批读书到来选购书籍。而藏身在湾仔知名民间艺文基地“富德楼”的“POWWOW”,相信是一众书店中最为特别的一个:既售卖运动文化书籍,又放满健身器材。 “POWWOW”这个名字,意思是美洲原住民一种独特庆典文化,是原住民部落庆祝战事或狩猎成功的庆典,他们齐聚一堂奏乐、跳舞,维持部落凝聚力。这里欢迎读者上来看书买书,更有一系列不同的运动班,可以学习巴西柔术、泰拳,又可以学习健身、瑜珈、拉筋。 “POWWOW”由三位艺文界别女生建立,冼朗儿与何倩彤是艺术家,查映岚是艺评人,她们希望有更多艺文工作者,乃至一般读者更加注重身体的重要性。 “我一直觉得大家对文青的文弱形象刻板又过时。所以我们想透过这个空间推广运动健身概念,同时选择有别于一般主流书店的运动书籍,主打运动文化史、游戏与竞技背后的哲学,而非单纯看一本书教你怎样做运动。虽然在疫情期间开始,但我相信POWWOW是2019年的产物,关于治愈创伤、认识身体。近年大家都在等待一些东西,有人在等待期间会装备自己思想,但我觉得大家装备自己身体,变得更健康、强壮,同样重要。”何倩彤说。 以身体交会 访问当日,“POWWOW”正好有菲律宾魔杖班。魔杖班教练阿熙介绍时提到,菲律宾魔杖是由古代刀剑搏击术演变而来,数百年前菲律宾人民在对抗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时,渐渐改良成就一套兵器搏击系统。学员拿着器具对视而立,练习脚步怎样移动,以及怎样量度对手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务求准确击中对手的得分区域。何倩彤则作为场主,不时一边在工作桌办公,一边与学员聊天。她虽然是艺术家,但已经学习泰拳好几年,又不时尝试学习其他技击运动,不少运动技击班的教练都是她的朋友。 “我自小运动很差,一直到大学念艺术,走几级楼梯便气喘。年轻时为了创作不断废寑忘餐,2012年起身体已经发出警号,手疼得不行。2014年机缘巧合接触泰拳,一直练拳到现在。如果我不理会身体状况,不去改善的话,我想创作与个人的生命都会受影响。而且建立运动习惯,对我这种freelance艺术家更有利,能够使创作稳定地进行,不再单纯燃烧生命式的创作。POWWOW的理念便是在于,我们提供不同类型的班,让不同状态的人都有机会尝试一下,更容易找到一拍即合的运动。未必要大家很革命性地改变身体,单纯出一身汗,体会运动的滋味,终于可以照顾自己,照顾身边人,那就足够。” “POWWOW”选书也相当另类。何倩彤说,当初成立时三人决定搜罗与运动文化史、游戏与竞技哲学类相关的书籍。芸芸书籍中,她最喜欢Chris Deeley的《Forgotten Nations:The Incredible Stories of Football in the Shadow》,讲的是世界各地不被国际广泛承认的国家,如何在缺席世界杯的情况下,仍然在阴影中发展自己的足球文化。而Bernard Suits的《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则是从哲学角度研究根植不同文明的“游戏”文化,主张游戏体现“人类自愿接受挑战去面对非必要的障碍”,并视为人类文明其中一种理想的状态。 然而社会状况常常是意料之外。经历过第四波疫情,去年秋天起有不少人来上运动班或买书,今年初又迎来另一波疫情。她指这里一直都面对很多变动,但胜在流动性强不断调整即可,本身打算没有运动班时也开放空间予读者上门买书。但是疫情加上创办人各有本身工作要兼顾等因素,现时场主一职主要由何倩彤担任。她指会不定时举办讲座或工作坊,推动运动与文化的跨界对话。 “心态上、社会气氛上,大家常常有种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感觉。但是不要因为觉得一切都很虚无而不去做,反而要卯足全力实行。” 在POWWOW教授魔杖半年的阿熙觉得,这种“对打的对打、读书的读书”的景象,与坊间健身房和拳馆都相当不同,因此吸引到很多他在拳馆不曾接触的人。 “学生分几种,当中有不少艺文工作者,从他们眼中反而令我思考更多,因为一般人会觉得魔杖就是魔杖,没有什么要额外思考的地方。这里的人大多都有多元思考,令我也从中体会到新的想法。而他们同样觉得这里比一般健身房、拳馆门槛来得更低,真的有不少人原来对于那些空间有压力。大家在POWWOW可以随意尝试不同运动,那么如果我在一节魔杖课中,令他们暂时忘却烦恼,那已经不错。” 何倩彤认为无论是空间上还是心态上,都要保持开放。因为“POWWOW”不光靠她去定义,而是由不同到来的人参与其中,定义这个空间。曾经有教练对她说,疫情下很多健身房、拳馆都经营困难,唯独这里不受影响,原因可能出于一个留得住人的空间,不是设备有多丰富,师资有多优良,而是参与者是否都全心热爱、享受其中。她说,香港常有跨界的艺文活动,如邀请学员远足后创作诗文回应,但她觉得“POWWOW”作为艺文空间,并不打算以某种“文艺成果比起身体感受更重要”的想法主导。 “营运一年,见到是有些关系开始在POWWOW形成了。例如我们曾与后话文字工作室合作,为作家李日康的散文集《流云抄》举办读书会,李日康本身也喜欢运动,书中有些内容是他对运动的想法。我们邀请参加的读书一起做书中提到的健身动作,实在感受文字刻划的肌肉质感与身体反应。又例如有个巴西柔术学生,他每周都写信分享给我,分享他学习的感受,还有种种他此刻活在香港的一些直观的思考。” 以身体创造 捷克作家哈维尔《无权势者的力量》一书中,提到人的生命必然迈向多元、自主、自管,具有实现自身自由的能动性,然而体制设法要人的生命变得顺从、齐一与纪律。而他主张的“磊落真诚”理念,也提到必须存在一个作为盟友般的“隐蔽空间”,让更多磊落真诚生活的人在此安然成长,细数款曲,觅得知音。 在形成关系的过程中,何倩彤认为“POWWOW”不但是个让人打开身体感官,交会思考与建立关系的空间,更令人反思人的身份的自由多元。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着名意大利导演柏索里尼是个足球狂迷,爱踢足球。何倩彤说,在“POWWOW”很多人都同时兼具几种身份,而这种多元身份如果没有形成到关系,大家在这里就不会发挖到那么多有趣的、相互交流的生命经验。 每个被创造的身份,背后都离不开个人与身体的对话。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运动与创作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对我来说,两者首先都要通过身体去执行。技击运动讲求距离,要不断透过与他人对打渐渐让身体适应、掌握距离感,偏偏很难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其实艺术创作的领域,也有很多类似的时刻。”何倩彤说,从个人领域的修行,到一个空间不同人的生命经验碰撞交流,而当下社会大环境并没有充份的自由,然而民间总会有人各师各法,以志趣为引凝聚同路人,将来或者那些建立出来的关系、空间会有价值。即使返回到个人层面,身体健康,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与他人,已经很重要。 “人唯一能够控制、改变的就只有自己的身体。怎样和身体好好相处?又或者从身体修行里看清楚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学习魔杖的目的。因为每到比赛,面对不同人,生理与心理反应都会透露出我的性格特质,那是相当赤裸的,而又不得不面对的时刻。我想,每个人都总有那个时刻,那就反思、练习、让自我与身体一同进步。”阿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