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到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进行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简称二十大),在10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提到: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事”、“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及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 10月23日,二十届一中全会公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单,常委7人中,新任4人包括李强、蔡奇、丁薛祥、李希,被外界解读为“习派”人马。《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等外媒认为,随着习近平展开第三任期、加上“习派”的全面上位,中国攻台日程的脚步恐将急速加近。《金融时报》更引述美国海军司令部说法,认为美国须做好2024年前中国入侵台湾的准备。 二十大后紧接着就的11月初的美国期中选举、11月底的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有人提出担忧,包夹在美中角力的台湾,二十大的震荡效应会否对本次地方选举造成影响?台湾的未来又是否变得更加危险? 首度将“反台独”写入党章 根据《二十大报告全文》完整版本,香港与台湾在前半段就并列提出,除重申香港将坚定“维护《国家安全法》”、遵行“爱国者治港”原则外,文中紧接着提到台湾,一方面指出“台独”与“外国势力干涉”之间的关联: “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进一步掌握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 另一方面,在全文后半部亦重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此外,会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也重复强调将“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首度将“反台独”写入党章。 美国、台湾学者专家怎么看? 10月16日,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亚洲专案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在推特上指出:“习近平在二十大上对台湾的评论并没有太多新的内容,且似乎比五年前还短。 中国将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战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动权’。” 葛来仪认为,“习近平只是增加了更多关于台湾的部分——但仍然没有说出任何新的内容。他表示,将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和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 不过,长年研究中国政治的台湾学者、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则认为,过往中国习惯“硬的一手,软的一手”——一边祭出惠台内容、一边施以武统威胁的做法,在近年美中关系的角力下,也在快速改变中,这个迹象,亦并非只能从二十大观察出来。 “(习近平的工作报告)是很精简的,在两小时内就能讲完,我们看到的影片都只是节录而已。所以我不会(以文本分析方式)从时间长短、用的词汇去看。” “另外,因为从里面提到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这个名词也是从今年上半年就开始谈了,包括8月裴洛西访台,8月14日,中共又推出第三份《 对台政策白皮书》,要了解二十大的内容,就须要从这一整年的这些文件来了解,而不应只从二十大报告来分析。”寇健文说。 “当我们重看重看中共近年的对台政策,整体可以分成两大块,第一是‘统一前要做什么’,第二则是从中共的角度来看,‘统一之后台湾的政治框架为何’,分成‘统一前’跟‘统一后’。” 寇健文说:“统一之前,中共的底线是台湾的政党必须接受九二共识,那接受了九二共识之后,就可以跟共产党协商讨论;如果不接受,当然就没得谈。所以统一前的底线就是台湾的政党政治必须要满足九二共识,这是底线。” 而所谓“硬的一手”,跟“软的一手”,寇健文解释,所谓的“软”当然指的是经济发展的利诱手法。例如这次也仍然提到,中国将继续与台湾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也可以让人连想到过去所谓的‘惠台31条’,但是因为软的这块,随着这几年国际局势跟两岸变化,已经处于非常被动的情况。例如俄乌战争、新冠疫情、美中对抗,当中国想要再推动‘软’的一手,已经是非常不利了。”寇健文认为原因包括:台湾自从香港反送中运动爆发后,民意对于中国已没有太多好感,甚至对要去经商、就学、就业者来说,难以言明的心理障碍亦增加了许多。 “而从这次二十大报告,我们反而看到最突出的就是‘硬的一手’——反台独、反外力干涉,以往就会提到,但不会那么直接地讲要‘反外力干涉’,当然就是针对美国在内的国家啦。这当然也是凸显了老共总结了这几年的经验,他们认为,台独要能往前走,一定有国际力量一起结合。所以人民网才会讲美国在‘以台制华’啦。” “所以从第三次对台政策白皮书、到中共二十大,调子都是一致的。” 寇健文分析,他认为中国如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后,会提出新政治框架,“他们心中的‘两制’,也不太可能再是1997年香港回归的体制,而会更接近《港版国安法》上路后的状态。”寇健文说,像是也可能出现“爱国者治台”方针、让未来台湾的本土派政治参选人都被取消资格、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依附于中国的框架中,有明确的主从方向。 “所以总结来讲,我们也套用邓小平的话,‘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实践祖国的完全统一,基本点一个是社会融合,一个是反台独反外力干涉。我估计未来五年都会在这个概念下,依据当下具体形式,会有些战术上的调整。但基本的逻辑大概会是这样。”寇健文说。 再打‘反中保台’的议题较困难 寇健文指出,他认为这次二十大虽然看起来情势严峻,但就目前没有发生其他突发重大事件的前提下,对于台湾本届九合一地方选情能够造成的影响并不大。 “因为这毕竟跟2014年直接影响大选的的‘太阳花运动’,或者是2020总统大选前香港发生的‘反送中运动’比较不一样。现在如果要再打‘反中保台’的议题,可能相对会比较困难。”寇健文认为,自从2022年8月裴洛西旋风访台、到后续中国发动军演至今,短时间内引起台湾民意强烈反中情绪的最高时间点,其实已经过了。 “至于美国,因为拜登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已经出来,他们明确是把老共当成最大的威胁,认为老共是在政治经济上最大的对手,这也不新鲜。因此美中关系还是会持续在未来几年处于结构性的危机状态。这不太会在未来几天、包括一中全会,就积极产生什么大的宣示变化。”寇健文说。 另一名受访者,是台湾军事国防研究社群“王立第二战研所”成员、也代表民进党参选本届新北市新庄区市议员的林秉宥。他同样观察到,台湾民众其实对中国二十大所透露的信号是相对冷感的。 “台湾民众长年对中国政治不够了解,会认为就是个极权国家,因而不太理解内部习派、江派等等的派系差异、或清算斗争。但另一个尴尬的点也在于,正是因为台湾民众对于‘中国随时在军事恐吓’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因此甚至也会有不少人认为,‘你看,俄罗斯终究打了乌克兰,但还不是没那么强?’也有人因此评断,中国威吓但事实上要打台湾没那么简单,就因此丧失了警戒心。” 但他认为,这次二十大是个强烈讯号,习派的全面上台、打压内部不同意见,都显示了未来军事行动的日程会越来越紧密。“也因此许多外国媒体或引述外国智库的报导,都会把攻台日程不断缩短,2027年、甚至2024年,都是有些相关研究的基础。” 他认为,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二十大似乎对台湾选情没有具体影响,但他相信从习近平上任以来台湾地方基层被不断渗透,这一点应引起注意:“中国真正厉害的还不是军事部分。所谓的渗透,包括对国民党政治人物、中国代理人团体、还有不断深入地方基层组织,例如有很多基层、甚至中高阶政治人物,在中国都是任职许多半官方机构、或社团法人的高阶主管。 (图/林秉宥、沈伯洋提供:图为林秉宥与台湾资讯战研究专家、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等团队共同研究的“重点台青两岸交流 台办辅导创业服务”关系图表。) 这一点与即将来到的选举可能不无关系。“无论地方选举还是监督市政,大家乍听之下,觉得好像跟国家两岸政策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两岸之间很多交流都不是发生在中央层级。以我所在的新北市为例,过去(市长)朱立伦跟侯友宜,在两岸基层教育的交流是非常频繁的。直到疫情爆发后才稍稍减少。”林秉宥说。 他认为,许多地方城市借由与中国进行教育交流、文化交流、艺术交流、产业交流,都会出现大量的包括政治宣传意图与政治买办。“其他国家未必会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我们跟美国或日本的艺术交流、学校交流,对方不太会总是出现强烈的政治意图。但几乎所有对中国的交流,过程中都会看到中国统战部们主管的出现,另外任何地方层级的交流,台湾也都会遭到矮化。” 他认为,这些各级县市政府对两岸交流所提出的政策、补助、协力,也都应该要受到地方民意代表的监督。毕竟台湾作为政治实体,仍是一个整体,并不会因为中央与地方选举而有所差异。 “我有个比喻,这就像是癌症一样。不会让你一夕之间受伤流血,但当你发现问题,已经从各部分的组织蔓延到全身,就来不及了。要是有天真的要开战了,你却发现自己的地方首长,地方机关都倒戈,怎么办?军警消怎么动员?这是非常无能为力的。” “所谓的地方选举,自然也不单是地方选举,同时也是一种期中选举,代表着民意的去向,反映出人民对民进党执政的满意度。”林秉宥说。 所以他认为,第一步,是台湾全民都应该要尽量去了解、意识到中国的种种政策、与台湾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警讯为何;第二步才是思考去怎么做出回应。 林秉宥指出,倘若这次选举结果,台湾民众对于亲中候选人的支持度较高,也很容易被中国在舆论上操作成“台湾人对二十大的想法、台湾对中国的想法”都相对无感、甚至其实没那么反对,那么对于未来国际舆论的铺垫,也是相当不利的事情。 “或许从国外的角度看来,大家也会觉得,台湾人其实并不想做出改变,因为在还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做出选择。”林秉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