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歪脑 WHYNOT
youtube
instagram
facebook
zh-CN
zh-HK
Search
Search
轉換簡體/繁體,
點擊這裡
我知道了
歪脑读
所有文章
文章类别
- Any -
深度报道
图片故事
评论和分析
专栏
读者来稿
话题分类
- Any -
他者之镜
文化人儿
理想派
我是谁
我有药
黄金屋
热点专题
- Any -
#90后
#LGBTQ+
#MadeInChina
#硬核专访
#女性主义
#影视戏剧
#媒体观察
#新冠病毒
#香港
#台湾
#环境
#职场
#小粉红
#世界华人
#美中关系
#超不能家族
排序
最新
评论最多
点赞最多
Apply
Clear filters
03/17/2023
深度报道
不少电影人离开了香港,到埗英国之后,有人继续创作,也有人策划了电影节,希望能让世界看见香港的电影,并促进港人群体与当地英国公民之间的交流。
0
1
那些在英国的香港电影人,如何在异地寻找创作的土壤?
03/13/2023
专栏
当杨紫琼在颁奖礼对上Cate Blanchett,这些背景就相当值得玩味了。尽管杨紫琼被称为“Icon”,可她被谈论的重点还是好莱坞应该对她补偿,反而Blanchett被反覆夸奖“演技”,似乎后者在艺术殿堂里更“纯粹”。
0
3
杨紫琼夺得奥斯卡:白人演员被赞美演技时,他们还只能聊族群议题
03/01/2023
评论和分析
杜琪峯在柏林影展上的“独裁者对付电影”发言及在华语地区的后续发展,却从电影角度,侧写了香港的时代面貌。
0
2
杜琪峯在柏林影展发表的反极权言论,如何侧写了当下香港电影人的处境
02/28/2023
深度报道
《给十九岁的我》在电影节首映后,观众及影评界大多都肯定该部电影,惟公映后不久即爆发拍摄伦理问题风波,随即停止公映。纪录片入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剪接三项大奖,英华女学校发声明指会退出角逐最佳电影。
0
3
《给十九岁的我》引发连串风波、退出金像奖后,让我们来谈谈纪录片伦理
02/22/2023
专栏
那宇宙是一个人际关系的黑暗森林,且永远处于文革或外国入侵期间的紧急状态。
0
2
卢斯达:作为香港人,我在《三体》中看到了这些
02/17/2023
专栏
张艺谋自己也很爱拍这样的电影:一种人不惜一切为某一种没有实际利害的价值牺牲。
0
1
满江红:一种中国特有的剧种,为了“美德”不惜一切代价
02/06/2023
深度报道
第一次他往北漂,闻海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中国纪录片导演,在国际影展上屡获殊荣。多年后,他再往南漂到了香港。事隔七年,他又再只身漂泊到台北,继续从事中国独立纪录片有关的工作。
0
0
漂到北京、香港、台北的自我凝视──书写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导演闻海
01/26/2023
很特别企划
我们沿着中国战争电影题材作品发展轨迹,看见这个题材的最上方,一直都存在着一块隐形的、难以突破的“玻璃天花板”。
0
12
影观中的世界观:355部中外战争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01/25/2023
专栏
我在坐满家庭观众的影厅,随着小孩们的欢笑哭闹看完《奇异世界》,更深刻体验到那些父亲对儿子道歉的场景会对他们的人生多么重要。
0
2
《奇异世界》的票房惨淡、口碑不佳,跟迪士尼的“政治正确”有关吗?
01/12/2023
深度报道
那时我跟也是工程师的男友已经交往很久,越看这些就越觉得……好像《陈情令》的他们比我的恋爱有趣太多了。
0
3
中国耽改,想说爱你不容易——台湾腐女追剧史,意识形态与身份认同
12/12/2022
深度报道
他们强调自由的信念,坚持电影是自由的艺术,同时创作人对故事要有自信,不屈是其态度,拒绝妥协。
0
1
“要相信我们的电影能为香港创造未来”——专访独立短片创作社“丰美股肥”
12/08/2022
深度报道
甄拔涛成为德国曼海姆国立剧院历来第一位亚裔的驻院作家,他的剧作也分别在德国不同的戏院公演。在德语的剧场圈,这是难得的成就。
0
0
香港剧作家是如何走进德国的主流剧场?——专访甄拔涛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