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歪脑 WHYNOT
youtube
instagram
facebook
zh-CN
zh-HK
Search
Search
歪脑读
所有文章
文章类别
- Any -
深度报道
图片故事
评论和分析
专栏
读者来稿
话题分类
- Any -
他者之镜
文化人儿
理想派
我是谁
我有药
黄金屋
热点专题
- Any -
#90后
#LGBTQ+
#MadeInChina
#硬核专访
#女性主义
#影视戏剧
#媒体观察
#新冠病毒
#香港
#台湾
#环境
#职场
#小粉红
#世界华人
#美中关系
排序
最新
评论最多
点赞最多
Apply
Clear filters
07/12/2022
深度报道
“在我的关注的朋友群里,消失的都是在海外生活的朋友。海外用户是重要的了解世界的窗口,就算关注香港、台湾的新闻平台也好,也不及由个人出发的观点。”
1
5
海外用户消失在豆瓣社群
11/16/2020
深度报道
“性别是一种介入,很多非性别的戏剧,无关性别的学科和作品,也都有很强的性别元素在里面。”
0
10
祈求同情,或被包装:这些年的港产片这样写性小众群体
05/21/2021
深度报道
一年多来,疫情给艺术界带来的实际的改变是什么?究竟后疫情时代,艺术工作者有怎样的心态变化?我们专访了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策展人、新媒体艺术家李振华。
0
2
专访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光映现场”策展人李振华:后疫情市场冲击下,你会发现艺术更可爱
08/18/2021
深度报道
作为一队用英文歌风靡全世界的台湾乐团,落日飞车说,语言是一种乐器,而暧昧是他们的最大武器。
0
7
台湾金曲 32:飞出国际的独立乐团落日飞车,与他们找寻的混搭声响
04/20/2023
深度报道
她感性地将长毛象比喻成“存活于主流的褶皱之中”:它是一个有别于主流的、小小的、拥挤的、抱团取暖的地方。在主流平台上,即便不正常,也要装得正常,在长毛象上却不需要伪装,不需要做一个积极的人。
0
12
逃到主流世界的皱褶中——中文“长毛象”的小众空间
07/31/2023
深度报道
作为一个华文阅读爱好者,你了解同样以华文为官方语言的新加坡的图书市场和出版社吗?如果让你挑选一本新加坡出版社出版的书,你认为自己能够买到哪些题材?
0
2
实现“汉字多元”:他们在新加坡办繁体出版社,聊理想,社会、性小众
11/30/2020
深度报道
七位不同性取向、职业、粉籍的女团选秀观众,符合节目观众典型画像。
0
14
20世代,我们如何观看选秀节目里的女孩们?
01/04/2021
深度报道
“感谢所有曾按下PLAY键分享的听众,谢谢你们,试图聆听一个你不理解的语言,这真是很难得的一件事。”
0
12
专访排湾族歌手阿爆,她甘愿做个“普通女神”
06/25/2021
深度报道
一场展览,重探Kary Kwok(郭家赐)在九十年代香港留下的创作足迹,以及他所经历的种种九十年代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会场域的人、事、物。
0
10
重寻九十年代的文化香港,香港随时可以再点燃文化——专访摄影艺术家Kary Kwok
08/20/2021
深度报道
从唱歌比赛误打误撞地踏入演艺圈,在经历工作空窗期与忧郁症低潮之后,曹雅雯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台语歌演绎方式。
0
8
台湾金曲 32:用创作找回自己,曹雅雯与她所颠覆的台语歌形象
05/23/2023
深度报道
现在,陈冠中已活到人生第71个年头,转换过事业上不同的跑道,也见证世界换了好几个样子。目前,他仍然选择留在北京,“在这么多控制之下,北京仍然是所有人集中的地方,铁皮屋的空间也可以自己去寻找。”
0
0
专访陈冠中:香港、台北、北京的生活经验,造就了他笔下的世界
09/07/2023
深度报道
“就算是伦敦这样多元化的城市,主流艺术圈也仍是以白人主导。中国人或许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才可以有机会留下来。”
0
1
华人艺术工作者在英国:移居到海外后的创作历程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