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歪脑 WHYNOT
youtube
instagram
facebook
zh-CN
zh-HK
Search
Search
歪脑读
所有文章
文章类别
- Any -
深度报道
图片故事
评论和分析
专栏
读者来稿
话题分类
- Any -
他者之镜
文化人儿
理想派
我是谁
我有药
黄金屋
热点专题
- Any -
#90后
#LGBTQ+
#MadeInChina
#硬核专访
#女性主义
#影视戏剧
#媒体观察
#新冠病毒
#香港
#台湾
#环境
#职场
#小粉红
#世界华人
#美中关系
排序
最新
评论最多
点赞最多
Apply
Clear filters
11/30/2023
专栏
今届赛果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漏洞,就是将《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那件事》捧成入围大赢家,最后甚至把最佳改编剧本送给了它。
0
1
再谈金马:公道做得很足,但审美一直是薄弱之处
11/20/2023
评论和分析
向往自由的艺术家”们正在拥抱体制,比他们自己认识到的还要热烈。就像南阳迷笛音乐节上,不管是乐队还是主办方,都会高喊一声“南阳牛逼”。真正有独立精神的乐队,已很难找到自己的舞台。
1
4
体制收编“流量”作家:另一种对权力的反复确认
11/08/2023
评论和分析
人们再现的不是虚拟的游戏,而是更荒诞的现实场景。这是小心翼翼的一步,却也是了不起的一步。从本质上讲,这些勇敢的年轻人是在“扮演自己”,一个更好、更勇敢的自己。
0
4
上海万圣节狂欢:疫情后年轻人的自我疗愈与反抗艺术
10/27/2023
评论和分析
国人不会忘记,在严苛的防疫政策下,上海封城期间市民对粮食的哄抢;当权者不会忘记,有抗议者在北京四通桥上打出的横幅,第一句标语就是“不要核酸,要吃饭”。
0
4
在全球化退潮的当下,中国的粮食安全有怎样的远虑和近忧?
10/13/2023
图片故事
涂鸦中的反抗精神,代表着个体对权力的反抗。
0
2
图片故事:涂鸦中的反抗艺术
09/27/2023
评论和分析
二战后的日本人,为从传统的父权制摆脱出来,纷纷实践起了个人主义,但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个人主义背后的思想。用起了高桌子,却没学会西式的家庭关系。
0
2
新井一二三:从“便所饭”到“床上饭”,日本逐渐疏离的家庭关系
09/26/2023
专栏
很难说是舆论变得更容易糊弄了,还是国内电影工业更懂得拍这些具有维稳意味的电影了。
0
4
郑侑安:《封神》不弑父,反而是父权的最大拥护者
09/22/2023
深度报道
“我越来越不想叙述对香港的感情,我绝对相信散步就是我对她(香港)的感情。”魁北克主权运动失败后,魁北克的市民便开始打理自家花草,转向关注日常的生活,当下香港社会亦如是。
0
4
Citywalk熱潮下,留在香港的人如何用漫步重新理解这个城市
09/15/2023
图片故事
“喜新厌旧真文物遭毁,涂脂抹粉假古董盛行”——《人民日报》
0
5
图片故事:拆与建的悖论:中国的真假古建筑
09/07/2023
深度报道
“就算是伦敦这样多元化的城市,主流艺术圈也仍是以白人主导。中国人或许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才可以有机会留下来。”
0
1
华人艺术工作者在英国:移居到海外后的创作历程
09/06/2023
评论和分析
每天晚上,在日本各地的酒馆里,有中老年男人边喝酒边叫喊妈妈!妈妈!妈妈桑!——简直像是夜间托儿所。
0
3
新井一二三:周旋在“妈妈桑”、“萌娘”和BL之间——日本女人如何丢失了性爱
08/31/2023
深度报道
手机串流好似杯面,杯面确是很好吃,但真正好的是拉面(电影院)才是呀。
0
1
专访《惠子,凝视》导演三宅唱:日本独立电影业中的“幸存者”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