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被誉为“中国耽改元年”的2021年,经历几次的政治风波,风潮逐渐消停。从《陈情令》演员肖战的同人文引发不同派系粉丝互战举报的“AO3事件”开始,到《山河令》演员张哲翰因在日本神社前拍照被封杀,再加上中国政府多次批判耽美文化,网路耽美作家遭判刑……到2021年9月,广电总局颁布“耽改禁令”,成长茁壮的中国耽美产业链从此硬生生遭到截断。 中国耽改剧禁令不只让本地的腐女观众们哀鸿遍野,事实上在台湾,也有一群粉丝们为“官方断粮”感到悲伤。“耽改禁令”这场“文化重击”,再加上见证同好互撕、中台关系紧张,也给这群台湾粉丝带来程度不一的影响——有人受不了中国政策的反复无常,选择从此退圈;也有人从此在社群自我噤声,当个安静啃粮的粉丝;也有人开始思考,在中国耽美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作品可以重新再爱。 入坑:台湾腐女,为什么开始看中国耽美? 台湾传统戏曲工作者小静,还自己在2016年左右特地飞往上海参加中国电视剧《伪装者》的同人活动“魔都楼诚Only”的场景。 “当时有个台湾人为主的《伪装者》同好QQ群在讲这件事,我的朋友也有报上活动的摊位,我就心想,‘太好了,我也要去’。当时群里有将近十个台湾人一起订了机票去的。” 几个台湾人一起住在办活动的酒店里。她记得那天很热闹,主办有拍活动花絮影像、也有cosplay,印象中有一百多人参加。 她记忆中的交流很愉快:“我跟几个中国同好,本来有QQ群会聊天,但通常大家不会问别人的背景。只是当天见到面,她们看到我出现,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我是台湾人’,当场就被塞了礼物。有个来自江苏的同好带来的土产,竟然是一把油纸伞。印象中也有东北的朋友吧?我跟她说我要去上海参加活动,她们就跟我说,太好了,你来的话,我就寄火腿肠什么的各种零食给你。” 《伪装者》是一部国共谍战内容的耽改元素电视剧,而中台粉丝聊天时,不怎么涉及背景政治话题。 “耽美”一词源于日文“たんび”。日本“goo辞书”解释,指“将美视为最高价值,耽溺于美丽的世界,并陶醉其中”。后BL文化兴起,该词被用于描绘男男唯美恋情文类。中国“耽改剧”,则是从中国网路耽美小说改编的影剧作品,包括电视剧、电影、广播剧等。由于中国影视限制,同性恋情通常禁止搬上荧幕,因而耽“改”作品会将原作“恋情”改编为暧昧的“兄弟情谊”。 BBC报道,2000年起,网路快速发展、相对宽容的创作氛围,让中国网路小说进入“黄金时期”。大型文学网陆续创立,“起点中文网”2003年5月成立、“晋江文学网”同年8月成立,它们靠签约作者、VIP文章、打赏积分等制度,培养热门耽美作家,如“墨香铜臭”、“Priest”、“肉包不吃肉”等。最受女性欢迎的题材,包括古装宫斗、武侠奇幻、悬疑侦探、民初谍报等;许多文章为双男主角设定,两人漫长历险中化敌为友、或从伙伴关系中逐渐发展出暧昧或情爱。 90后台湾女性阿沉,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正好碰上这段“黄金时期”,高中就沉浸阅读大量中国网路名作。“当时《盗墓笔记》、《鬼吹灯》系列,在台湾就已经有很大量的读者。升大学后,我也开始读更多的中国耽美小说,Priest好几部都是我的‘启蒙作品’。” ====== 年表: 中国网路耽美文学年表 1999年,“红袖添香网”创立 2003年,“晋江文学网”、“起点中文网”成立 2010年,“Priest”的小说《天涯客》在晋江完结发表 2013年,“Priest”的小说《镇魂》在晋江完结发表 2014年,“Priest”的小说《山河表里》在晋江完结发表 2015-2018年,“墨香铜臭”的小说《魔道祖师》在晋江完结发表(目前已被晋江上锁无法阅读) 2017-2018年,“墨香铜臭”的小说《天官赐福》在晋江完结发表(目前已被晋江上锁无法阅读) 着名中国耽改剧上映日期 2018年,《镇魂》开播(改编自“Priest”的同名小说) 2019年,《陈情令》开播(改编自墨香铜臭《魔道祖师》) 2020年,《天官赐福》动画开播(改编自墨香铜臭同名小说) 2021年,《山河令》开播,也被认为是目前“最后一部公开放映的中国耽改剧”(改编自“Priest”《天涯客》) ====== 阿沉认为,爱看中国耽美文的原因,可能是对当时的她来说,这是门槛很低、易得性很高的BL读物来源。“第一点是,它的文体大都很长,动辄几十万字起跳,有完整的世界观、角色描写、剧情发展,让人很容易沉浸。第二点是,中国跟台湾在某些‘华人文化’上,多少还是共通的。比如说常见的主题,就是同性爱一定会遇到家庭阻碍、相爱的两人要怎么跟家长出柜,这个无论古风或现代小说,都时常出现。” “第三个,则是我本身就蛮爱读古风小说。” 阿沉说,台湾国文必修课会学《论孟》、《古文观止》、唐宋诗词、明清小说等内容,但她认为这些优美的古文因台湾的考试制度而变得枯燥无聊。“每次国文考试,都会考‘注释’。要用死背、一字不漏地写出某个词是什么意思,不能让学生单纯理解文学的美丽,而是都在抄写背诵。在理解跟消化古典文学上,不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我也受这样的传统国学‘荼毒’了好久,但却透过阅读BL,突然把这些历史古文、国学常识这些知识,找到一个很浪漫的方向去阅读、歪读。”阿沉说。 阿沉读大学的2010年左右,中国网路文学进入“IP产业链整合期”。知名小说不少被影视公司签约,改拍真人版。自此几乎每年,都有一部小说改编的“现象级”影剧发行,并捧红主要演员。2019年,“墨香铜臭”的《魔道祖师》改编为《陈情令》播出,主演肖战与王一博从默默无闻新人演员直升一线男星。 工程师小树最早只是在Netflix无意间看到《陈情令》,闹剧荒的她,只觉中国古装剧十分吸睛。她爱追日韩剧,沉迷过不少韩星男团,当时甚至不知这就是耽改剧。就这样,她巧遇了这段中国影剧全盛期,从此成为“一去不回”的王一博粉丝。 “一开始看只觉得故事里有各种仙家门派斗争,像小时候读的《倚天屠龙记》。肖战演魏婴、王一博演蓝忘机,但渐渐地,两个人从死对头,打破偏见,到后来合作追查真相……不知道为什么,慢慢地我开始眼睛只注意到两个男主角在互动。事后我想想,原因应该是肖战实在太俊美了。” “追完剧后,我就去微博、B站想找各种幕后花絮……从那时开始,我每天必逛中国社群,看粉丝分析他们的表现,不管是拍戏过程、出席活动、还是微博上互相留言‘调戏对方’。” “那时我跟也是工程师的男友已经交往很久,越看这些就越觉得……好像他们比我的恋爱有趣太多了。”小树说,“也给烦闷的生活带来很多美好的幻想。” “以前我从来不知道,原来追CP那么快乐。” 远赴上海的小静,则本身也是BL写作者。除了《伪装者》,小静还喜欢2015年的《琅琊榜》。两者非典型耽改剧,但也有大量粉丝被男性的暧昧情谊、大时代的斗争悲剧吸引。她会为《琅琊榜》和《伪装者》参加聚会,写同人文。 在上海,她和中国同好们不谈政治,交流愉快。“虽然《伪装者》背景是国共谍报战,本身就很政治,但早期同好们年纪都二三十岁,交流时也知道尺度在哪,大家只想交流作品、不想人身攻击。” 她记得甚至那时中国社群讨论也相对自由:“很多粉丝会去写、去讨论:明楼跟阿诚到了晚年,还会相信共产党的信仰是对的吗?大家都在作品里辩证这个问题:角色们会不会后悔自己牺牲了一切跟家人,最后得到这种结果?也有粉丝剪CP影片,将文革题材的电影内容跟角色剪接在一起,拼凑出这些间谍们可能的晚年故事…《伪装者》的中国同好,在那个时间点都还是很敢玩的。” 中国与台湾认同的两难 2013年中国领导人更替,内宣方针改变,研究者观察到,民族主义思潮随后几年开始在青年群体中兴起。2016年,“小粉红”群体开始在网络中出现,数次对外出征,引起关注;甚至有网络流传的说法称,小粉红一词最早来自晋江,网文读者与民族主义者重合度很高。 随着民族主义逐成网络主流,台湾观众、读者也难免经历身份认同和政治立场的“尴尬”。 作品中的民族主义元素开始更明显。“我曾经很喜欢一个同人作者,是写《伪装者》楼诚这两位角色投胎转世的文章,人气很高。她写了三部曲,前两部我很喜欢,到了第三部我却直接弃坑。”小静回忆,作品写起了中国航空母舰的下水典礼,还要武统台湾。“那时我就发现自己没办法读下去,我完全吓坏了。” “这也是你想要一直看中国同人文的时候,一定会看到的情况。他们的政治思想,有些就真的很难让人接受。” 她认为,《伪装者》国共谍报主题,同人作品势必会触碰两岸问题,“但身为写作者,我认为不一定要立刻去写到谁对谁错,而是可以留给大家思考的空间”。 “但当然,那篇依然是个好作品。”她补充。 阅读中国耽美的台湾腐女社群,也对宣扬中国意识形态的作品多有反感。PTT原创版、Dcard BL版讨论一些作品时,会开篇提示“本篇小说含有大中国主义,慎入”等。作品出现丑化日本、宣扬主旋律内容,也会引来吐槽。 “有人说,现在所有中国网文都一定有(中方意识形态),只是程度多寡的问题而已,程度还好的,我们就接受。”但阿沉观察,一些台湾读者会忍到某个程度,最后气炸在群里抱怨。“我觉得,只看中国耽美的台湾读者,最后应该就会变成这样,因为你没有别的产品可以选择。”阿沉说。 除了作品内容,与中国同好的交流过程,也会出现政治认知差异。喜欢王一博的小树感觉,自己与中国追星追剧的网路社群似乎永远隔着一道墙,有难以打破的政治疏离感。而面对这些差异,阿沉最初觉得有趣,甚至截图保存认为有趣、奇怪的讨论。 她记得“君子在野”写的民国背景耽美小说《戏装山河》,故事简介中调侃国民党、抬高共产党,让她想“吐槽”: “民国某年,某土匪属性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绑票红遍四九城的京剧名伶,本想养只会唱曲儿的金丝雀,谁知枕边人竟是货真价实的红色地下党,血的现实告诉我们,轻视媳妇是不对滴,枕边风是可怕滴,信仰的力量是无穷滴!” 而评论区里,却有中国网友讨论起了“爱国等于爱党吗?” 图/阿沉提供 喜欢上总需要表态的偶像,也是个问题。“只要是官方帐号,在各种节日、国庆日、抗战纪念日,都要PO爱国爱党的思想。之前有 #只有一个中国 tag,我喜欢的偶像也会分享表态,那时候我也感到很矛盾。(内心)就想说,欸,对啦,一个中国的意思就是‘一个中国一个台湾’(笑)。其实我是在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说,中国的党国教育就是这样,他们也没有办法,用这个方式来说服自己,继续追星。” 一方面在中国社群中格格不入,一方面爱好也难以与台湾朋友分享。 小树一直明白,两岸在政治与文化上有诸多分歧。在台湾追中国偶像,“老实说压力很大”。 “当时为了看懂微博,我研究很多中国用语,像‘YYDS’这些。可是我的同温层都很反中,我怕有人批评‘你干嘛要用这些字?’所以在台湾朋友面前,我绝对不会用这些词。当然也不太敢分享说,我其实很喜欢中国BL。” 阿沉说:“近年来,台湾读者当然也会有自己的考量。最明显的就是噗浪上的‘支语警察’,就是指会检讨爱用中国用语的台湾人。因为我中国小说看多了,当然会不知不觉会用些中国用语,这也是后来我想要‘退坑’的原因之一。” 带着认同与爱好倾向的冲突,不少受访者提到,作为台湾人看中国耽美作品,多少都抱持“既快乐又罪恶”的矛盾心情。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副教授李衣云则认为,“当观众开始意识到这个‘不对劲’,其实就是个好的开始”。 “当我们分析大众文化的时候,很容易认为这些作品是中立性的,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拟中立性’”,把流行文化作品当成是自然形塑、不包含任何意识形态在内。但事实上很多中国古装剧,背后也依然有强烈的政治价值观。 “无形中,人们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情感会增加,也会对这些来源感到亲近。”李衣云说。 她以90年代到千禧年间台湾观众对日剧的接收为例:“有段时间,台湾观众非常迷恋日剧,无形中也对日本文化持有好感。但那是‘想像中的日本’,而不是真实的日本。” 她认为,现在台湾的观众同样也在面对一个想像中的中国。但正是由于两岸的现实关系,“大家一方面从文化中看见精致古装、暧昧兄弟情,但从其他管道中也同时看见了那个有军队、有习近平的中国,才出现了这些挣扎。 退圈的决心:检举、刷榜、战CP造成“爱的创伤” 就和所有粉丝一样,入坑的瞬间各有不同,退坑时却有其相似。 中国耽改产业链日渐扩张,整治随之而来。“扫黄打非办”多次以“低俗色情”、“淫秽出版品”之名整治耽美文学。2018年10月,耽美小说作者“天一”被以“制作、贩卖淫秽物品”判处10年半有期徒刑,刑期之重引起震惊;2020年11月,“墨香铜臭”被以“非法经营罪”判以3年有期徒刑。 2021年8月,《光明日报》发表评论《警惕耽改剧把大众审美带入歧途》: “在画面上突出男性肢体语言的暧昧挑逗,呈现低俗庸俗的倾向。耽改剧盛行,无疑会让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关键塑造期的青少年产生困惑和迷失。” “如放任其发展,必然会对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产生冲击,将大众审美带入歧途,导致‘三观跟着五官走’。” 同年9月,《新华社》刊登中国广电总局会议内容,“加强电视剧创作生产正面引导,坚决抵制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泛娱乐化现象”,等于将耽改剧判了死刑。 拍摄中数十部作品旋即面临停拍、禁播。有“耽改元年”之称的2021年,最终仅《山河令》一剧成功上架。2022年8月,哔哩哔哩旗下音频网站“猫耳”下架多部耽美广播剧,仅简短以“技术原因”带过。网友认为,这宣告中国盛极一时的耽美产业链已告终。 研究者认为,中国对娱乐作品的强力控制与审查,背后有对粉丝社团强大动员力的担忧。李衣云分析,中国耽美剧内容审查,是循序渐进的:“从第一波2018年的‘《镇魂》事件’、2020年的‘肖战事件’,到2021年的《山河令》演员张哲瀚直接成为国家点名的‘劣迹艺人’,可以看到这三波背后的原因,可能也是中国政府意识到腐群的粉丝动员力太大了,所以不断试图用各种审查,想把这些声音压下来。” 除自上而下的政治审查,也有粉丝利用国家机器向上举报讨厌的作品。“很多人开始互战,还会利用中国的政治审查来当武器斗争。”阿沉说。肖战粉丝举报同人作品,引发知名同人网站AO3在中国被墙一事,就是其中典型。 作为台湾读者,阿沉解释自己的阅读立场:只要文章标注“触发警告”,告知哪些内容可能引发不适,她认为任何人创作任何内容都没有问题。 “可是,在中国一旦有人往上举报,意义就不同了。大家不是因为‘低俗色情’而举报,而是因为‘我不同意你的言论,我就要让你的言论消失。’” “我观察到,在中国整个国家内的氛围都是这样。”她认为。 她回忆,2019年左右,有人在中国欧美同人BL文论坛“随缘居”发帖讨论香港运动,立刻被质疑,表示耽美在中国已经很难经营了,请不要在这里讨论,会害这里也被举报。“刚好发生在肖战事件之后,大家都害怕又有网站被关掉,结果开始互相审查。” “整面墙又设下来了,大家从此变得像惊弓之鸟。”她说。 除了举报,粉丝战争中还有刷榜和骂战。“当作品红到某个程度,开始会有粉丝‘刷榜’。”小静提到,粉丝会透过人海战术影响搜寻结果,让喜欢的作品浮上来、讨厌的内容沉下去。 骂战则涉及到对圈子领地的入侵。小静回忆,在中国同人创作网站Lofter上,会有人发布标注特定CP的tag的贴文,内容却是咒骂相关CP,使通过tag浏览的粉丝不得不看到刺眼的辱骂内容。同好间聊天时,也会有人突然插嘴,留言辱骂“邪教”。 小静说:“在台湾,不管哪个圈子多少还是也都会战CP、一定也都会有想要呛对方的时候。但大部分人最后都还是会回归到自己身上,自己CP自己产粮就好。与其整天骂对方,不如想办法让自己写得更好、更香啊。” 最终,日渐严苛的审查和激烈的骂战让小静热情消减。 李衣云认为,不少海外粉丝退坑的原因,是观剧“成本”太高。“只是想好好追个剧,为何要承担这么大的政治成本、跟情绪成本?尤其当这些风险甚至是来自于政府的打压,最后不只演员本身受影响,连衍生创作、粉丝自剪的影片通通都消失,最终只剩下爱国一种声音。” 后记:退圈之后,我们看什么 2016到2017年开始,审查越来越严格,小静觉得同人文的内容越来越没意思。“大家只好开始写些傻白甜内容,最后我也感到厌烦。加上那时唯粉跟CP粉战斗、撕逼什么的都很激烈,”她说,“就退圈了。” 小树如今没有完全退圈,但“缺粮”后,她近年提高了韩、日、泰BL剧的观看比重。“泰剧我看了《因为我们天生一对》;日剧有《樱桃魔法》、《被擦掉的初恋》;韩国也有《语意错误》;台湾的则是《永远的第一名》,他们长得也很好看。”她发现,中国也有很多粉丝在看这部,有成立CP超话、B站有不少分析影片。“中国粉丝有些人到最后都变成毒唯,那真的超恐怖,去攻击别人。台湾这里毕竟还是比较和平。”她说。 观察影视流行的趋势,李衣云指出,中国在拍摄题材上的诸多禁忌,对其产业本身造成很大冲击;而与此同时,日韩等国正在拍摄模仿中国的古装题材。“像是韩国刚上映第二季的《还魂》,衣着像中国古装、人名也像中国剧。”她认为,台湾与其忌讳“使用中国的东西”,倒不如好好正视台湾有很大的空间,面对市场发展大众文化的领域,“努力超越他们”。 阿沉现在已经很少看中国耽美了。“一是欧美耽翻译也越来越多,不少台湾出版社近年也发现这个市场,开始代理欧美耽美作品,像是高宝出版社有一系列,最知名的就是《王室绯闻守则》,另外还有《恋爱修课》,是英国的耽美漫画,也有台湾出版社发行;台耽的话,我也有追踪‘台湾耽美专门用户’,是一个噗浪帐号,会一直推广所有台湾作品。” “随着台耽、欧美耽越来越多,我也觉得不用一定要看中国耽美不可。而且中国题材也随着政府限制,能写的题材越来越少,变得不再那么好看。”阿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