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发生在重庆的“胖猫跳江”事件,以警方通报、封号、拘留造谣者而告终。这个事件相当有标志性:在媒体放弃对公权力的追问和监督、公共舆论某种意义上仅被允许聚焦于私人生活的当下,中国人的个人生活在不断溃败,最终被迫在众目睽睽之下“交出所有”。 对个人道德的审判:直到绝对透明 4月11日,湖南男子胖猫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自杀。此后,他和女友谭某的感情问题引发全国网友关注。 据事后的报道,胖猫在自杀前,曾通过支付宝转给谭某6.6万元,并且注明是“赠与”。这笔不同寻常的转账引起胖猫家人的注意,他们怀疑谭某“骗”了几十万。 胖猫的姐姐选择报警,引导网友谴责谭某。很多网友指责谭某是“捞女”,这引发了对谭某的网暴,而谭某也选择了报警。 广大网友围绕着两人感情的方方面面进行论战,为社交媒体贡献了几十上百个热搜。在生育率走低、年轻人普遍不愿结婚生育的背景下,这样的互联网大论战,引起了官方的警惕。最终警方介入,经过调查,详细公布了两人恋爱期间的经济往来情况。 调查显示,两人是真实情感关系,一起见过家长。两人设立了一个恋爱账户,一起往里面存钱,准备未来的生活;在恋爱期间,两人相互转账很多次。最后一次的6.6万元转账,是谭某已经提出分手,并且要求胖猫不要再转钱的情况下,胖猫坚持转给谭某,支持她开花店的。 警方认为,尽管恋爱期间,谭某获得了谭某十几万元,但是因为感情是真实的,这并不构成欺诈。谭某把十几万元退还给胖猫家人;胖猫的姐姐受到批评教育,向谭某道歉。有些利用此事进行炒作获得流量的网红被封号,几位涉嫌“造谣”和伪造聊天记录的网友被拘留。 此事因为官方钦定的最终结论而告一段落。但是,两人的情感,转化成一笔笔的转账;一段感情的“清白”,最终要靠警方来认定——相比于情感交往中的是是非非,公权力对个人生活的介入更让人不安。 警方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说,这几乎是社会各界要求的。因为在此之前,网友已经围绕情感和钱争论了一个多月,对这段本已不幸的感情,进行了全方面的审判。胖猫是善良的、无能的还是病态?谭某是“捞女”还是所作所为实属正常?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投射自己的生活和判断。 旷日持久的争论和“网络破案”,构成对个人生活的审视,和对个人道德的审判。这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的常态:人们总是对个人生活指指点点,在当事人伤痕累累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之后,人们又会等待下一个全民关注的热点,等待下一个倒霉的人。 不断败退:从“围观改变中国”到今天的“全民吃瓜” 2010年,《南方周末》曾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这个标题,句子的主语是“人们”,而被省略的“客体”,则是权力。在那个时候,人们相信:“关注”和“围观”公权力,监督官员,这会创造出一个公共领域。 彼时,社交媒体刚开始发展,在微博等平台上确实有相当多的案例:网友的转发和评论,对当局尤其对地方政府构成相当大的压力。政府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向社会公开权力的运作,包括财务预算和一些案件的进展情况,突发新闻发生后,政府也必须在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并且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中国对“公共领域”的探讨,大概始于本世纪初。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的“影响中国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报道,以及2005年前后的全国维权热,都让人们看到“围观”的力量。当时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念是,“公共领域”越发达,公民社会越完善,对权力的监督就会越有效,越能创造社会公平。 很可惜,这个“黄金时代”只有10年左右时间。微博时代开始,一大批公共知识分贡献了这个平台最初的流量,也是他们最后的时光,随着中共对互联网监督的“成熟”,公共知识分子在舆论场上被清除,甚至“公知”这个词也被严重污名化了。“围观”不再总是有效,而是变得危险。 在微博上,取代公共知识分子的是娱乐明星。尽管大部分明星的微博,可能都是由助理打理,并不是他们本人。但是他们粉丝众多,流量更大,这也让新浪微博看到“盈利”的曙光:与“娱乐”有关的信息可以被看成是中性的,它甚至是健康生活的一个标志。明星作为公共人物,让渡一部分个人隐私,八卦和绯闻满天飞,有人甚至为了博取关注度,故意炒作不存在的绯闻。观众对此无所谓,因为他们并不损失什么,获得的则是“开心一刻”。这就是“吃瓜”文化。 但是,人们很快会发现,即便是人畜无害的娱乐明星,一旦粉丝和影响力达到一定级别,也会成为党打击的对象。尽管明星们已经习惯于在“七一”、“十一”这样的“节日”表忠心,但是忠诚度总嫌不够。如果回顾2015年以来的微博,会发现已经有很多明星消失了,原因可能是税务问题,也可能是言论不当。 接下来走上祭坛的是普通人。官员的腐朽生活,当然也引人关注,但是它不再像过去那样引来调查,而是通往404——不但从热搜中撤下来,也会成为敏感词。有关注的社会名人、公司高管,逐渐成为“吃瓜”的对象。先是“名人”的私生活,接下来是普通人的“极端生活”,陆续填补到流量的真空。 人们的关注度,最终锁定普通人。他们的“极端生活”,本来是应该受到“绝对保护”的个人隐私,此事不得不献祭出来。“瓜众”对个人生活的无限窥探,当然有心理基础,但是更重要原因是,这样做很少受到法律追究和权力干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占用公共资源”背后的焦虑和恐惧 这个过程中常见的一个困惑是,对个人生活的关注,是否占用了公共资源? 有些明星因为个人事务成为网络热搜,在道歉的时候会提到自己占用了公共资源。很多网友也希望,人们不要过度关注八卦和绯闻,这样就浪费了公共资源。 实际上,这没有弄清楚“公共”的本质。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恒定的公共资源,讨论一个事情,也并不影响到其他事件的讨论——如果没有外力干预的话。中国的“公共领域”确实在萎缩,但是这并不是任何个体的错。 公共领域的发生和扩展,离不开对权力的监督。权力被监督得越厉害,公共空间就会越大。“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如果权力在笼子里,整个“笼”外的世界就都是公共领域,理论上可以无限大。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它没有在现实中发生。实际上,中国人公共生活的不断萎缩,恰恰是“被”权力干预的结果。敏感词越来越多,不能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们就只能聚焦于那些没有公共价值的个人生活,全民“窥淫”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大手。 中国网友有一个常见猜测和诘问:为什么类似广东高速公路垮塌这样的悲剧性公共事件发生后,总会有“明星嫖娼”之类的全民吃瓜型新闻,这背后一定有一个阴谋,是不是有关部门故意放出明星新闻来转移注意力?这次胖猫事件,也引起了普遍猜测:舆论为什么不去关注那些正在发生的悲剧,而是一直在讨论一对普通人的情感是非? 并没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一切都是中共或者网信办故意安排。这可能也只是一种想象:权力似乎不但是全能的,也是勤勉的,而这并不一定符合事实。但是,那种内在逻辑确实是成立的:涉及真正公共价值的新闻,通常很快有禁令;而当普通人的隐私遭遇窥探和毫无节制的网暴,个人权利被肆无忌惮地侵犯,又很难得到保护。这其实是两条曲线,它们总会巧合。这可能不是故意的,但在现实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事实上,这就是难以避免的“一体两面”。 真正占用乃至“消灭”公共资源的是那只权力的大手。普通人对“占用公共资源”感到抱歉,其实只是一种恐惧:在当前的舆论环境,拥有流量确实容易引来权力关注,会成为被打击的对象,而当“公共资源”已经属于“党产”,它本身就失去了公共性。 为什么公权力总是胜利的一方? 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这种舆论环境的畸形,责怪“媒体”不关注真正的新闻,而是过于关注所谓“新黄色新闻”(无关紧要、真假难辨的话题)。 媒体当然有责任。很难想象《纽约时报》这样的强调专业性的媒体,会去关注一个普通人的情感是非。但是,当下中国的媒体,却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对诸如“秦朗巴黎丢作业”,或者“胖猫跳江”这样普通人的情感问题上,而且丝毫不感到愧疚。在当下的媒体环境里,他们只会不断调适自己,认为“一切责任”都在监管者,自己只是奉命行事。 中国并没有存在过真正独立的媒体。市场化媒体最好的时候,曾经拥有一定的空间,但是“主管部门”依然存在。现在,这个空间已经丧失殆尽,媒体领导者几乎全部“官员化”,他们已经习惯于严格的自我审查,甚至完成了和宣传部“思想同构”,不再有创造空间做一点报道的想法。 每次类似“胖猫跳江”这样的事件,公权力总是胜利的一方。如果用一个表情符号来形容它们,应该是“偷笑”。这次重庆警方以真相发布者的面目出现,网友要么感激(终于看到了两人的详细转账记录),要么道歉(此前对谭某的网暴草率),而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又被封号了。 这是常见的结局和“成果”。这是一个事件的结束,也是下一个事件的开始。在封号的阴影下,对公权力的猜忌和监督,又弱了一分,而对个人生活的审判,又会严厉一分。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