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技术最近有大突破,首次实验录得净能量增益,纵使仍有遥遥长路,但距离零碳的核聚变发电厂,的确近了一大步。 而我将要告诉你的,则是另一个科技实验的故事,虽然恐怕也是漫长的,但影响却同样深远,称其为“出版业的核聚变”也不为过,至少我是这么想。 说这实验之前,想请大家思考以下的场景:有两个品牌,同样卖名牌手袋,品牌A卖一万美元,坚持“打击翻版”,持续检举盗版集团;品牌B手袋同样标价一万美元,却明言不追究翻版者,甚至欢迎和鼓励盗版。 名牌手袋生产成本昂贵,你会觉得品牌A很正常,品牌B大概是傻子对吧? 换成两位音乐人,同样创作流行曲,音乐人A专辑售十美元,坚持“打击翻版”,持续检举盗版网站;音乐人B专辑同售十美元,却不追究任何翻版者,甚至欢迎和鼓励,希望更多人听歌。 感觉好像合理了一点,因为制作音乐的成本,出售一首歌还是一万首,于数码渠道基本上没有分别。但对于付钱买唱片的人,知道有其他人公然“免费”,难道真的不介意?他们又会一直付费吗? 不卖关子了,最近有个香港人首创一本“NFT书”,也首次以“版权所有,翻印不究”分散式出版做了实验,比起自己上一次以“翻印必究,打击盗版”传统方式出版的畅销书,竟然得到更高的财务回报:他就是高重建及其NFT作品《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 什么是去中心化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有何差异? 高重建近年的身份是区块链专家、加密货币赞赏币(Likecoin)共同创办人,今次的出版实验自然也是“去中心化”:例如无需获取国际书号或通过什么申请便可独立出版;不依赖个别数位平台或连锁店面销售,而是作者直销;文本内容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技术储存,可免被窜改、免被消失。 虽说是“去中心分散式出版”(Decentralized Publishing,DePub),他的NFT书为了兼顾读者习惯,文本却用了最普及的epub、pdf 电子档,在iPad上读起来,就跟普通电子书无异,唯一分别是用户可独立传送和下载档案,并无捆绑任何数位平台,却仍可以使用常见的Kindle、Apple Books来阅读。 “过去你花了钱买了一本书,你唯一可以得到的,就是用那个书的平台App或者终端去读这本书,亦带不走。我觉得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很窒碍知识的流通。有一件事必须坚持,就是内容必须要流通而不是封在墙内,内容和体验是可以拆开来的。” 高重建说。 收款方面,鉴于其书的主旨是挑战法定货币,高重建竟然选择收美元,无疑是有一点讽刺。对此他表示,“本来也想过在美元按钮旁边,放一个Likecoin的选项,但现在反证明我们不是‘solution looking for problem’心态,如果我迫你连买书都一定要用Likecoin,那样才是。”高重建一心只想实验成功,只收美元最符合目标。 打着“鼓励正版,允许翻版,消灭盗版”的旗帜,高重建在网志发表的“实验设计”如下: 以“版权所有,翻印不究”授权新作《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并以分散式出版模式发表 “分散式”体现在三个层面:无需获取国际书号或通过其他申请,可独立出版;不依赖个别数位平台或连锁店面销售,可作者直销;文本以点对点、区块链为基础的技术储存,免于被窜改或被消失 定价USD 9.9,目标于实验期内卖出1,000 本 于作者部落格直销及书店、网站、社交媒体分销,以信用卡或预付卡付款 提供可追踪数据的链结予分销通路,一律分润30% 直销即以作者部落格为通路,作者分润30% 其余收入按既定比例用于版税(20%)、策展(20%)、设计师(10%)、编辑(10%)、技术支援(10%) 文本的epub、pdf 电子档允许自由传播 正版读者获得NFT 作凭证,包括独一无二的封面、作者签名、留言,及文本的链结 最后实验是否成功?不妨从他上一本书《区块链社会学:金钱、媒体与民主的再想像》谈起。这本书于2020年7月在香港书展推出,采用传统的方式,无论实体版还是电子版,都是跟出版社合作。 若以“销售报告”速度和质量来看,“第一份收到的报表在2021年2月,即是七个多月后,那个报表三秒钟就看完了,只有卖多少本、共多少钱,没有breakdown,什么也没有。每半年我会拿到报表,说过去几个月卖到几千本… Sorry,是几百本,两年以来我卖了两千多本。” 相对而言,《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在2022年10 月25日开卖,他在三分钟后就收到订单,知道读者的电邮,可用作基本沟通。至于市场反应,也很快便知道:台湾及香港分别各占四成 ,接着还有一成多来自十多个国家,当中以英国最多,美国、德国、日本,每个地方也有一些。为期三十四天的贩售,总共卖出1,024本正版NFT书。 让我们来看看《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的成绩: 下载量:2,026(未计读者自行转发) 售出正版:1,024 销售期: 34 天(14 天预购及20 天正式发售) 销售额:$10,138(美元,下同) 信用卡通路及汇率成本:$847 广告费用:$0 总收入:$9,291 作者收入(版税+直销通路分成):$4,080 出版社收入(策展、设计、编辑、技术支援分成):$4,645 分销通路分成:$566 《区块链社会学》成绩 售出正版纸本书:2,047 销售期: 2 年 销售额:$26,369 作者收入:$2,327 出版NFT书带来的启示 单看高重建本人的收入,分散式出版的《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胜过以传统方式出版的《区块链社会学》,一来作者版税分成更高(20% vs 约9%),二来 NFT 书作者一人分饰两角,除版税外,另有分成直销通路(作者网志)的30%。 而出版 NFT书的另一个重大突破,要数传统出版方式之下,像设计师、编辑等工作,从来只会收到一笔过付款作为“报酬”。相反,高重建 NFT 书的设计和编辑,再加上技术支援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各自获取10%的分成。理论上,只要NFT 书能够一直有销量,他们就能一直获得收入。 要是这种NFT书能够普及,谁的利益会最受损?考虑到传统出版社,多数死守实体书,于是很多相关成本和开销,其实是变了印刷厂、物流与业主的收入,他们的利益应该最受影响。但跟品质有更直接关系的作者、编辑、设计、策展、分销、技术支援等岗位,将得到更高的收入。 第二个重大突破,应该是“允许翻版”并没有构成“收入清零”之余,反而让 NFT 书的内容和主张走得更远,接触到更多读者。 问高重建为什么要允许翻版、让人免费传播? 一来他本身就有“知识应该免费”的信仰,二来他认为允许了翻版,自然也即时消灭所有盗版,因为已经没有盗的必要了。但高重建也同意,若不能兼顾作者、出版社及书店利益,也会倒过来不利于资讯传播。 版权与自由 高重建提到“Knowledge should be free”以及“内容必须要流通而不是封在墙内”,让人很难不想到去年被美国政府“抄家”的Z-library。 Z-Library素有“全球最大盗版电子书网站”称号,2022 年 11 月被美国司法部及美国邮政调查局查封。问高重建的看法,他认同自己在目标上跟Z-library理念接近,但是提出的解决方案很不一样。 “在现行法律框架之下,他们(Z-library)被定义为盗版,这个本身无可厚非、亦不容挑战。但我的立场是不想他们消失,至少我是这样想。”高重建认为,版权制度诞生于印刷工业旧时代,顾名思义,因为有一个印刷用的“版”而𧗠生了谁可以使用的“权”。 “互联网已经take over了那个世界,拉远一点,digital 也不是很多年,电脑都只是几十年的历史。当你拉长时间zoom out去看,对于版权是否还那么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至少不是像物理定律那么理所当然。对于下一个世纪的人来说,有可能从来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版权。” 他尝试用当年微软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作为例子,去解释版权的问题所在,“当年为什么微软被告得那么厉害?因为它们预设了自己的浏览器,不容许有其他选择;版权也是这个道理,与生俱来预设就有,就算你本身想开放共享、不想要版权,但也一样被预设了。” “我自己立场是,希望有选择,那是一回事,却不代表要全世界跟我。因为有选择,才是有自由。” 多年来,高重建身体力行,主动使用和推广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开放自己的创作。现在更运用区块链技术,试图将电子书“升级”成NFT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价值,将选择权交还到作者和读者的手里。 坊间对于NFT的质疑以及出版实验的局限 根据设计,高重建的NFT书将“作者签名”和“作者留言”,从纸本的体验移植到Web3的世界,他以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签署”代替物理上的“签书”,数据纪录在Likecoin区块链上,介面上用Liker.Land 检视和管理。 两者看起来截然不同,但意义和“温度”很相似 — 高重建坚持为每位读者亲自“签书”及留言道谢,最高峰时可以一小时大约签二十五本书,感觉反而不及纸本签书来得快,但这类Web3“签书会”却也没有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虽说是“书”,但体验其实也有“演唱会”的影子,价值不在于媒介,而在于社群凝聚力。 但毕竟是“NFT书”,早期很多NFT项目予人“炒卖”的印象,再加上,推出《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发货的那天,刚好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出事的同一天,高重建曾以“几乎找不到比今天更差的日子出版了”去形容。 我问他,作为Web3理想主义者(他说应该是理想实践者),对于身边的机会主义者有什么看法? “我对传统媒体有点失望的是,每次一些项目出事后,都会被带了风向,一股脑只讨论那些破事儿。我不想失焦,希望大家讨论回那个本质。其实跟我这次出书一样,我们很少强调NFT以及类似的操作(例如每本NFT 书封面都不一样)。” 以我的理解,作为加密货币之一,由高重建有份创办的Likecoin价格近年下跌不少,但他的书以美元贩售,财务收入上应该没有影响。反而 NFT书的纪录和数据,都存放于Likecoin Chain这条区块链上,那么币圈的动荡,完全不构成风险吗?他说:“只要不出现黑天鹅,导致 Likecoin 整条区块链出现风险,那么对于出书的实验,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一直以来,高重建作为Likecoin的灵魂人物,他在币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很大。问题是,在他以外,好像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在Likecoin生态系获利甚至应付生活。那么,会否担心这个实验“仅限于高重建”? “我同意,这是一个问题。我很想有其他作者可以出现。或者,不应说‘担心’,而是希望、乐见,有人比我更成功。 ”高重建表示,目前已有计划,寻找和协助别的作者未来以相同方式推出NFT 书。 回到他“允许翻版”的主张,我作为小小“既得利益者”(曾以传统方式出版,曾任职传统媒体),就忍不住挑战他多一下。 自有版权制度以来,不是一样有许多好作品面世吗?有什么问题非要改变不可吗?正如有人质疑他,一直以来是不是“solution looking for problem”? “并不是不好,只是可以更好。比方說,我在六岁之前,家里都沒有冲厕,难道我觉得现代冲水马桶都是solution looking for problem嗎?又或者,在未有iPhone 的时代,沒有人觉得搭地铁不可以上网看戏是一个痛点。” 高重建觉得,如果带来新的范式,世界会变得更好,那就值得去做,而他的责任除了开发产品,也包括清楚铺陈论述,“因为NFT 的数据在链上,未来有很多可能性,例如到我死的那天,用智能合約自动分配我的财产給支持过我作品的人,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