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许多人注意到,台湾的餐饮业流行趋势正在改变面貌。走在台北、台中等大城市的美食区,会发现过往不太受到瞩目的中国网红食品,如螺蛳粉、酸菜鱼专卖店,正一家一家地开幕。 2019年,小螺波 XIAO LUO BO螺蛳粉开幕,以一年一家店的速度拓店,目前来到第五家。同年,“刁民酸菜鱼”成立,至今已有六家分店,2023年更一口气在租金昂贵的信义区开设信义店、松仁店,还有西门店共三家分店。2021年,官小渔酸菜鱼开幕,2023年,米塔集团新品牌“蜀川香酸菜鱼”、筑间餐饮集团“筑间酸菜鱼”、汉来美食“溜溜酸菜鱼”陆续开幕。 这些餐厅家家大排长龙,更有人用送货服务“lalamove”的代排功能,免去等候之苦。 歪脑记者深入访问研究者、餐饮业从业者,一窥这一现象的形成,以及其对台湾餐饮业的影响。 螺蛳粉与酸菜鱼 源自于广西柳州的小吃螺蛳粉,正是这波“中餐出海”中最显著的料理战队。台湾饮食作家陈静宜认为,其最早在海外为人所知,来自于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提及。在第一季第一集中,老师傅在粉上加入花生、酸豆角、酸笋、木耳,再淋上热腾腾的螺蛳汤。 随后,越来越多的美食节目注意到了这个当地小吃,促成了它的“遍地开花”。 陈静宜指出,台湾最早的螺蛳粉店面,可追溯到2010年左右,是一名来自广西的陆籍配偶开的小吃店。 “不过当时没有太受瞩目,只是标榜这是某种‘家乡味’,台湾人也只是知道了有这样‘风味特别的小吃’。可是说实话,生意不是太好,因为大家对这些食物的气味、接受度还没有太高。所以是一直到所谓的‘第二波’,它才真正红起来。” “第二波”指的是近五年来,“螺蛳粉”因中国美食吃播影片爆红的现象。2019年,中国网红李子柒在Youtube上发布影片“吃得满足,嗦得过瘾,辣得舒坦,就一碗柳州螺蛳粉”,从劈笋做酸笋、捡螺蛳熬汤、到炒花生、炸腐竹,自制完成一碗螺蛳粉。繁复精致的料理过程,配上田园诗歌般的风景,李子柒在农村畅快嗦粉的画面,让这道小吃立刻跨越国界,累积观看数达8,465万次,为该频道史上第二高纪录。 随后,李子柒推出自有品牌贩售调理包(预制菜),也开始出现更多热门中国品牌如“好欢螺”、“螺霸王”在台上市。 2020年,台湾百万级youtuber鱼干接续这波热潮,拍摄多支螺蛳粉吃播影片:“在阳台吃螺蛳粉就不会臭了!”、“激臭!螺蛳粉究极吃法,臭豆腐、肥肠搞里头!”累积观看数近百万次。她于影片中自言,是跟着妈妈看了许多陆剧,加上受到中国吃播网红张喜喜影响,才加入嗦粉行列。 然而,2023年1月,大卖场贩售的“好欢螺”因在包装上写着“你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四舍五入一下,你就是我的人”引发政治风波。对此,经济部长王美花指出,台湾本就没有准许中国大陆制粉条类产品进口,范围包括中式面条、宽平面条、米粉条等,“现在进来不是走私就是虚报,不管实体通路还是电商平台都会要求下架。”去年11月,台北市长蒋万安承诺在将1个月内要求各电商平台下架,并加强稽查开罚。 然而,光是政策上的禁止,依然无法让这波饮食热潮停下。在Dcard等台湾社群论坛上,至今仍有不少人“夹带私货”,透过加入匿名Line群组,导入网路购物车,仍能买到“好欢螺”、“螺霸王”等中国进口的螺蛳粉。甚至在不少知名店商平台,只要不直接搜寻品牌名称,而是输入“黑话”搜寻——例如“紫袋”、“黄包装”,都代表不同口味、品牌的螺蛳粉,仍可轻松找到商品,结帐付款。 图/作者提供,取自711卖货便 图/作者提供,许多业者透过line匿名群组贩售中国进口的螺狮粉 酸菜鱼是紧接在螺蛳粉爆红后的下一位新宠儿。 2019年,台中“那个锅”旗下品牌“刁民酸菜鱼”成立,创办人黄伟豪称其“台湾第一家酸菜鱼专卖店”,至今已有六家分店,2023年更一口气开了台北市信义店、松仁店、西门店共三家分店。 2021年,官小渔酸菜鱼开幕,2023年,“老铁没毛病酸菜鱼”、米塔集团新品牌“蜀川香酸菜鱼”、筑间餐饮集团“筑间酸菜鱼”、汉来美食“溜溜酸菜鱼”陆续开幕。 有财经媒体甚至将2023年称为“台湾酸菜鱼元年”。 酸菜鱼起源于重庆,将乌鳢鱼或草鱼片腌过,酸菜切段泡水。用葱姜蒜爆香炒酸菜,下鱼头熬汤,接着烫鱼片。最后起锅时,用辣椒、泡椒、花椒、生姜等多种香料爆香油,淋上增加香气。 相较于台湾人不熟悉的螺蛳粉,酸菜鱼则一直都在台湾外省菜馆的菜单上。然而,来台超过半世纪的酸菜鱼,现在才爆红。根据台湾饮食媒体“食力”报道,作者王福闓提到,酸菜鱼原在台湾外省菜馆就已经存在,然而并非受欢迎的热门口味。直到近年,一方面是中国菜积极经营海外市场,一方面则是台湾人本来就喜好锅物料理,加上网红与流行文化的推播助澜,使酸菜鱼得以出圈。 台湾爆红的背后:中菜标准化,带来“低门槛的文化资本体验” 专家们认为,在这些小吃爆红的背后,可以看到几个因素作用,改变了台湾的饮食景观。 其一,是过去难以复制的中菜,正在快速经历“标准化”的过程。 “过去我们会说,中菜困难的地方是,依照师傅功力不同、火侯不同,很难被大量复制。可是,现在在工业的支撑底下,只要有一定配方,工厂就可以客制化,做汤底,做产品。我们可以说,以现在的科技,中菜渐渐容易被标准化。”陈静宜分析。 在中国、香港、也都可以看见这些菜肴以同样型式连锁拓店。“虽然台湾这些店家,大部分经营者都不是中国人,但不少是台湾人也是在中国学了技术跟经营模式回来。”一位台湾餐饮顾问史达鲁接受采访时表示。 “以台湾来说,发展最饱和的就是火锅类,你可以看到类似模式。锅物容易复制输出,就是SOP、连锁经营的概念。像是酸菜鱼店家,不少都是中央厨房先把底料做好,配送到各店,店家只要复热,就可以快速出餐。”史达鲁说。 其二,这样的标准化,也和传统中菜馆不同,带来了新的文化想像。 陈静宜说,“我虽然喜欢吃功夫菜,可是朋友也会约我去连锁餐厅,因为那里提供了中价位的消费,也有比较摩登的环境。消费者的选择也变多了。” 史达鲁则提到,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而传统中菜的繁复细腻,更是某种程度上考验了消费者的文化资本。 “这也提供一个餐饮想像。因为消费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这算是种熟悉的选择,你进去好像在点麦当劳,年轻人如果去中餐厅,像银翼餐厅那样的老菜馆,要是文化底蕴不够,看不懂菜单,只能点宫保鸡丁。” “但你去海底捞这样的餐厅,没有菜系问题,没有菜款问题,你是没有进入门槛的,是个熟悉的选择。就像是三商巧福、麦当劳这种感觉。但带来异国风味的想像,有我没吃过的菜,有花椒,藤椒,有柑橘味、柠檬香,那是台湾没吃过的味道。这种方式就是跟传统料理,很强调切配,炒料,有个老师傅在那的传统商业模式很不一样。” 专家们都认为,中餐标准化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能给顾客带来广度与深度不同的选择。但唯一的担忧,就是标准化之后,食品科学的健康标准值能否如时把关。 “很多人在讨论食安问题,但这就要看政府规定。例如,日本的食品科学比台湾先进很多,所以它们法规管很严。至于中国,则有些严格、有些管得松,而且,法规有没有如实执行,也是一个问号。”史达鲁说。 其三,网红行销也是推播助澜的一大原因。 陈静宜认为,“以台湾年轻人来说,可以明显看到我们饮食习惯越来越重口味。”随着外食人口增加,要在一堆菜色中被看见,必须要很出众,包括口味有酸咸辣,视觉饱和度也很重要。 如前述提到,许多Youtuber吃播、陆剧业配与偶像代言,也都成为许多台湾顾客「第一次知道」这些料理的消息来源。 记者采访“小螺波Xiao Luo Bo”创办人王盈钦,他估计,约有七至八成的顾客都是女性,“如果有男性顾客,很多都是女生带来的。”至于客群年龄层,最大宗则在30至40岁之间。 位于公馆商圈,邻近台湾大学,以学生族群为主要顾客的“老铁没毛病酸菜鱼”老板夏胜峰,也有类似的观察。“大学生可能比例占了一半,女生男生大约是7比3。大陆最近就是说,小红书也好,抖音也好,上面很盛行。这些年轻女孩子、或者是小男生看到影片,他们就会想要去尝试嘛。如果合他的口味,他就会留下来 。”夏胜峰说。 “像是这些爆红的菜肴,水煮鱼,酸菜鱼,可以发现他们的料理颜色都非常饱和,有视觉震撼感的食物,更容易受欢迎。”陈静宜说。 除了小红书、抖音这些中国社群平台外,许多中国街头摊贩、料理的影片内容,也会被搬运到Facebook、Instagram上,因此即使没有使用中国App的习惯,网民依然十分容易接收到这些讯息。 夏胜峰提到,最近也多了不少年轻人,带着摄影器材到店里拍片。透过吃播、店家评比来了解餐厅,也成为许多年轻人接触饮食的方式。 只是,料理并非只是料理,其运作当然也涉及政治。在中餐出海成为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部分争议。一名喜好尝试不同菜系的女性顾客Freya就告诉记者,她对于部分中国业者输出产品时,不忘“统战”的作法,感到有所疑虑。 “在家乐福(大卖场),我有看过中国品牌的螺蛳粉包装上写着'你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四舍五入一下,你就是我的人'。今天它要是在自己国内贩卖,一定不会这样写。我感到其中是有些恶意在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做法就是一种统战。但我也困惑的是,当包装上写了这些,台湾人看了会觉得真的还是想买吗?还是会抗拒这种产品? ” 中餐出海,台湾饮食业内卷? 然而,当中国网红小吃在台湾快速拓店、短短五六年间蓝海成红海,也引起部分担忧,认为是否有可能将逐渐改变本地餐饮产业的样貌。 部分受访者抱着相对乐观的心态。 许多业者提到,几年前爆红的韩剧与韩国餐厅。“大家当时看韩剧,学海鲜煎饼、烧肉、烤五花肉那种。台湾也疯过一阵子韩风的,一开始餐厅也是都排队啊,但很多店味道没有做到确实,就撑不下去了。当然台湾人看很多短影音,也不能说台湾人喜欢跟风,但就是台湾人爱吃嘛,什麽都想尝试看看。”王盈钦说。 在许多店面的装潢与设计上,也都能看到许多模仿中国流行文化的“巧思”设计,例如,“老铁没毛病”店名直接使用简体字。夏胜峰受访时说,因为是四兄弟合开店,他从中国网路流行语得知,“老铁”即“兄弟”之义,希望兄弟开业顺利,才取此名。 业者们认为,装潢只是提供料理的体验想像,就像去日本料理店,就会看见日文菜单一样。能不能够本地化、调整口味,而不是完全复制中国的经营策略,才是餐饮生命周期延续的关键。 然而,史达鲁也指出,虽然目前讨论的螺蛳粉、酸菜鱼现阶段还在各品牌进驻插旗的初期阶段,但这套中国餐饮模式,可能使台湾在未来饱和后,出现更细化、更内卷的餐饮竞争情况。 “比如说,类中国品牌切这些客群定位,都会分很细。有些中国的酸菜鱼店不提供酒水,不停供四人桌以上,出菜出很快,意思就是它要拼翻桌率。希望你吃完快点走,下个客人赶快来。我只收吃饭客。它们目标客群是很精准的。”史达鲁说。“这也让中国许多餐饮业到后来,会变成近乎恶性竞争,内卷到很精致。” “餐饮如今流行周期都很短,很多业者都想着如何最快时间扩增越多店越好。以前火锅店加盟,后来的情况,可以做为一个对照。加上未来还有撸串,还会有毛血旺,还有多少料理,可能都会慢慢进来。”至于台湾餐饮业的未来发展会如何,业者认为,还需要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