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连日暴雨及郑州常庄水库泄洪,让河南郑州整个城市在短时间被洪水席卷。水灾中,郑州地铁5号线有14人被淹死、京广北路隧道6人遇难,截至8月2日,水灾造成河南省1366.43万人受灾,302人遇难,50人失踪。 面对这场灾难,官方媒体一开始依然按既定轨道播报既定新闻,完全看不到洪水存在;受灾民众在网上自救与求助,才让灾难为外界所知;随后到达的新闻媒体戴着镣铐跳舞,报道官方指令下允许报道的部分;同时,对自媒体的管控与审查随之而来。 所有这一切,都呈现出中国灾难报道的典型特点。 官媒与现实的平行时空 早在7月19日21时,郑州气象局就发布第一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7月20日,郑州市气象台又于凌晨1时到下午10时间多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然而,当日当地媒体仍在毫无危机感地浪漫化事件,发布“带你郑州看海”一类字眼的内容。暴雨来袭的同时,当地官方电视台还在放着抗日剧集,以至北京外国语大学传播学教授展江在20日晚深夜发微博呼吁:“请河南卫视停播抗日神剧,转为紧急状态,滚动播放救灾新闻。” 早在20日上午,郑州常庄水库就因“防汛形势极其严峻”向下游泄洪,却没有预警,14小时后才对外通报,而当日《环球时报》正刊登着评论《欧洲洪灾肆虐引发深度反思》,批评“西方体制的巨大失败”。 20日晚7时,地铁5号线严重积水,不少乘客困于车厢,水漫至胸部、头部,有人甚至发出“最后一条消息”。一小时后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郑州发布”发消息称,“这场历史罕见的大雨过后,城市会更干净,草木会更加翠绿旺盛!”与此同时,央视新闻中充斥着欧洲水灾的画面。 20日晚近23点,当有人可能已因窒息绝望死于5号线隧道内(海滩寺街站至沙口路站)的“末班地铁”时,央视正直播着美国的“暴力夏天”——“疫情反弹、枪击不断、病得不轻”。 21日,人民日报第七版终于出现河南洪灾报道,但依旧对惨重的民众死亡一字不提…… 面对两天内仿佛处于平行时空的官媒,不少网民在网上表达不满。一名网友在朋友圈嘲讽“等等吧,等播了欧洲洪水马上就轮到郑州了”,而另一位网友则发出另类求援信息:“旧金山以西10625公里处发生严重灾情,请求国家级媒体关注”。 而在河南官方口中,这场暴雨的级别也从“四十年一遇”上调到气象局形容的“千年一遇”,局部地区据河南水利厅称甚至是“五千年一遇”。这样的表述,甚至连中央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也做出否定,表示“1951年后我们才有严谨的气象记录”。 接下来几天,微博热搜榜被各种正能量救人话题占据,以特产食物代称省份的“胡辣汤挺住XXX(省份代表食物)来了”的句式充斥榜上。而打开网上热转的“救援互助文档”,仍可看到大量灾民正悲惨地“等待救援”。 就在河南民众艰难地在线上线下组织自救时,《河南日报》24日头版报道习近平亲临拉萨视察,此时,推特上一张郑州洪水灾后图被热传,画面上全是泡在水里艰难蹚水行进的路人和车辆,一名网友给这张图片起名为《习近平同志在西藏》。 媒体报道:按照宣传指令报道 灾情爆发后,《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时尚先生》、《新京报》、《红星新闻》《冰点周刊》《澎湃》《先生制造》《在人间》等许多媒体和网站新闻频道都派出记者奔赴现场报道,还原灾情发生过程,记录灾民故事,让灾情变得透明。 下面是网络媒体《中国数字时代》收集到的7月20日到24日一些传播较广的媒体报道: 2021年7月20日 《在人间》报道:《困在郑州暴雨中》 2021年7月21日 《冰点周刊》报道:《郑州地铁5号线被困人员口述:车厢外水有一人多高,车厢内缺氧》 2021年7月22日 《真实故事计划》报道:《K15列车,暴雨中被困52小时》 2021年7月22日 《故事硬核》报道:《灾后郑州:当一座都市忽然失去了互联网》 2021年7月22日 《四环青年》报道:《他们倒在了回家的地铁上》 2021年7月23日 《极昼工作室》报道:《郑州京广路隧道幸存者:蹲车顶抓住雨刮器,5分钟隧道灌满水》 2021年7月23日 《先生制造》报道:《一支民间救援队在河南农村的24小时》 2021年7月24日 《澎湃》报道:《亲属讲述郑州地铁五号线9位遇难者失联前最后一刻》 这些报道,集中在在郑州地铁和京广路隧道上的惨剧上,力图还原当时的场景,不仅让民众迅速了解灾情情况,也有利于平复灾民的心理创伤。然而,分析大部分报道,可以发现,这些报道几乎都没有触碰一个问题:追问原因和问责。 而不迟于7月23日,一则疑似官方对水灾报道禁令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而若对照上述媒体报道,不难发现,这些报道与上述指令十分符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洪水?为什么郑州常庄水库泄洪没有及时通报?为什么郑州气象台连续发布数次红色预警却毫无准备?为什么地铁进水没有停运?为什么受灾民众没有及时得到救援?这场天灾背后,到底有没有人祸的原因?这些疑问几乎没有任何媒体报道,这也许不是一种巧合。 删文与敏感词:问责与言论控制是禁区 与近年来所有灾情报道一样,首先出现对灾情多方面、无禁忌讨论的是,自媒体平台。然而,这也是官方审查重点。专注中国网络审查情况的网媒《中国数字时代》抓取到,在洪灾这七天,微信平台上约有28篇影响较大的文章,其中以下9篇被删除,主题几乎都是质疑、问责政府。 《郑州洪灾,水库溃坝:我们要真相,不要糊涂账》 《自媒体时代的郑州暴雨:能做的只有自救而已》 《河南板桥水库溃坝事件——发生在46年前的世界特大洪水灾难》 《这次对于郑州,决不要再搞什么灾难美学》 《一个地铁从业者:天灾固然发生了,但人祸一定是主因》 《关于郑州,我可以说的不多》 《比洪水更可怕的,是冷漠和胡说八道》 《刚刚,河南共青团发动团民文明问候外媒,让BBC记者见识到厉害了!》 《720郑州洪水遇难者头七祭:请官方回答的十个问题》 微博上,网民讨论了官媒关注欧洲水灾却无视河南水灾、社交媒体用“胡辣汤”萌化指代河南水灾、拒绝境外媒体采访等话题,而触犯红线的便被删除或禁言。如7月22日,在微博有4万粉丝的作家“何光伟V”质疑郑州政府花500多亿打造海绵城市,随后遭遇禁言。 水灾报道中,对境外媒体采访的敌视尤为明显,河南共青团的微博甚至公开号召民众注意外媒。7月24日左右,一则疑似建议“辖区办事处”人员探访商户,通知民众不接受外媒采访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并特别提及要求不要用短信微信,要挨家挨户口头通知。 河南水灾这一周,《中国数字时代》在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微信公众平台、知乎、抖音、快手、豆瓣、Bilibili等多个平台上测出三个关键敏感词,“淹死”、“海绵城市”、“郑州千万人”。此外,因7月23日也是温州动车事故十周年,“河南暴雨+动车“也成为敏感词。 网站记录显示,测试“淹死”一词,或者交叉搜索“沙口路/京广隧道”与“淹死/死人/伤亡”等词时,“敏感”程度较高:抖音、快手涉及“淹死”的结果,基本全部与郑州暴雨无关,仅能通过组合词找到部分结果。微博第一时间出现大量求助内容、现场图片视频,但随后所有涉及人员伤亡的内容被清除。最早发出求救的沙口路地铁站的相关内容已被清理完毕。 2018年1月16日,《大河报》报道《郑州投入534亿元打造城市“海绵”告别看海》,表示到2020年,郑州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测试发现,事发后,“海绵城市”和“534亿”亦成为敏感词:微信公众平台、B站呈现结果全部为官方通稿;微博搜索出的“敏感”内容相对较多,包括一部分质疑声音,但部分质疑用户被封禁;抖音则无法通过“534亿”搜到相关内容。 一种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报道 上述的灾后言论审查模式,其实已并不新鲜。早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斯坦福大学教授周雪光教授接受BBC采访时说,疫情暴露了中国“刚性体制”的弊端。周雪光认为,向上负责的官僚体制会有三个弊端:第一,自下而上的信息流通困难;第二,启动应急对策的时间滞后;第三,专业人士没有说话的空间。 周雪光指出的体制特点,也同样决定了疫情舆情的特点:因为对上负责的官僚体系,导致了新冠疫情信息无法向上传达,而知道情况的医生不让说,隐藏疫情的真实情况,最终由民间或外媒首先报道真相。到疫情无法隐瞒时,则和过去所有的苦难一样,一场感动中国的大戏开始排演,官方开始树立“正确的集体记忆”。 同样地,河南水灾七天的舆情情况,也显示出这个“刚性体制”灾难报道的典型特点。 一开始,官媒几乎无视这场灾难,依然按既定轨道惯性报道。向上负责的官僚体制导致水库泄洪这样直接关乎生命的信息被隐藏、地铁被淹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让外界得知水灾情况的依然是靠自媒体和民众自发的自救与互助。等媒体来到现场,宣传部指令也早早为他们划定了界限,严格要求把重点转向灾后重建和“感动中国”。 在这次水灾,有一位妈妈用自己的生命救出4个月的婴儿。这个故事称为感人典型,大量新闻报道重点关注这个婴儿的故事,而这个婴儿所在的、受灾最严重地方之一的村庄王宗店村却不被允许报道。7月29日,网络热传的报道《河南“受灾最严重”王宗店村:23人失踪、死亡》被全网封杀。只要对照网传的宣传部指令,可以看出这篇报道很显然不符合官方灾情报道的规范。即便是自媒体,也几乎无法逃脱这个规范:不能问责、不能擅自报道死亡人数。 这种事发之初僵化无反应,事发之后严密审查、问责缺失的舆论管制模式,在河南水灾之前已经存在,再未来如果遇上的天灾人祸面前,可能还会继续出现。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