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脑 WHYNOT navigation toggle

中国观众关注奥斯卡,关注美国凝视,可能就是不在乎电影艺术

对于绝大对数的人来说,参与进对赵婷的口诛笔伐不过是一种网络上集体无意识一般的发泄而已。她一方面让中国人获得了被西方承认的满足,一方面又自己打破了这种幻想,在中美博弈白热化的今天,她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内心自卑有渴望强大的普通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
撰文 | 叶倩雯
05/13/2021
本文共3374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刚刚过去的第9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可能是整个2021年最为重要的年度文化事件之一,来自中国的女性导演赵婷的电影《无依之地》斩获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好几项重要大奖,创造出好莱坞历史上罕见的女性导演神话,一跃成为最受瞩目的好莱坞“新贵”。

奥斯卡颁奖典礼中获得大奖的中国导演赵婷。(图:Reuters)


美国人如此关注赵婷,或许因为在《无依之地》之前,她只拍过两部电影长片,并不为人所关注。出乎意外地,这个土生土长的女孩居然“轻而易举”地以这样一部电影揭开了当下美国社会的某种面向,展现出一种本土导演都未必具备的对美国社会强烈的介入与关照。


但是,在全球疫情肆虐,中美关系紧张的当下,这样一部带有跨国背景的现实主义电影难免会触及到人们价值观博弈的敏感神经。这部电影所引发的风波再次让“奥斯卡”颁奖的政治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今的《无依之地》不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人们对它的讨论早就偏离了原有的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无依之地》诞生以来,获得了全世界范围内多个有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其中包括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国内广泛的关注。直到美国本土的电影节——金球奖以及俗称“奥斯卡”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颁奖后,赵婷才真正进入到公众的视野,旋即遭遇了奥斯卡历史上最吊诡的“封杀”,短短几个小时候,赵婷这个名字被国内的各大媒体以集体“删除”的方式,人为遗忘了。


吊诡的是,从去年到今年,赵婷还是那个赵婷,唯一不同的是她获得了“奥斯卡”。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如此关心奥斯卡,它为何如此牵动中国的民族主义心态,我们或许可以从赵婷事件中管窥一豹。 


从“民族之光”到“那个女孩”

中国人对赵婷的态度是复杂的,她的出生背景和政治立场,都成为热议对象。赵婷生在北京,父亲曾是知名国企的高管,继母是著名演员宋丹丹。她的成功被部分人解读为家境优渥。甚至,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看过《无依之地》后,粗暴认为电影里对美国底层的描绘是为了迎合中国的国家主义意识形态,说这部电影一定会在中国上映,以此展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早些时候,赵婷获得多项电影大奖,中国官方媒体罕见发文,称其为“华人之光” 。很快,电影引进、定档。这时,反转却发生了。网友扒出赵婷曾在2013年受访的时说:“自己来自中国,那是一个谎言遍布的地方。”她的国籍问题也被讨论,连赵婷参加平遥国际电影展称呼中国为“祖国”,也被“小粉红”解读为是虚伪。仅一两天,赵婷就从“民族骄傲”变成“小粉红”攻击的“香蕉人”。


《无依之地》消无声息地被撤档,官方媒体收到禁令,不得报道任何与奥斯卡和赵婷有关的消息。一些自媒体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被删除,只能以“那个女孩”来代指赵婷,否则无法发帖。


其实赵婷为人低调,不爱抛头露面,她的公开言论并不多,不但看不出对中国的敌意,反而看得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她还引用了《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来表达中国文化对自己的影响。


有学者分析,《无依之地》是一部具有东方哲学色彩的电影,女主角流浪的行为不仅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弊病,也带着很强的“修道”和自我完成的意味。这部电影与中美政治无关,除了导演来自中国,《无依之地》首先是一部面向美国观众的作品,所反映的恰恰是美国的衰落和问题。仅仅因为多年前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就“封杀”一个有才华的年轻导演,背后所折射出的恰恰是当代中国愈演愈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这种情绪背后深刻的自卑感。

《无依之地》剧照(网络图片)


殊途同归的奥斯卡情结

韩国《寄生虫》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佳影片奖、最佳国际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原创剧本。(网络图片)

中国人对奥斯卡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电影,而是它背后所代表的美国文化,这个奖项代表的是最具有全球化象征意义的好莱坞电影。这种理解也并没有错,奥斯卡奖从来不是一个国际电影奖,它由美国电影行业工会主办,从诞生之初就是一个旨在推动和奖励美国电影的行业奖项。


近年来,奥斯卡奖的影响力在衰退,自身也在寻求着改变,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国际属性,以获得更加广泛的影响力和接受度。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电影人却前所未有地渴望得到奥斯卡奖的关注,尤其是在去年,当韩语电影《寄生虫》都斩获大奖之后,中国人对奥斯卡的关注也达到了近年来的高峰。


某种程度上,中国电影一直在西方的凝视中发展。1980年代“第五代”导演以一种集体姿态出现在国际影坛,赖以成名的方式就是去展现所谓的“民族奇观”,以某种被改良后的“中国民族性”为世界所知。在这些电影里,既有表达民族精神的《黄土地》《红高粱》《盗马贼》,有展现落后与变态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有反思历史的《活着》和《霸王别姬》。

 

《卧虎藏龙》(网络图片)

这些电影以一种“横空出世”的姿态获得了西方的极大关注,成为上世纪末的世界文化景观。但是,由于好莱坞行销全球的强势以及全球化的势不可挡,中国导演鲜少可以在美国电影市场获得认可,他们更多的时候只能活跃在欧洲的艺术电影节上。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中国导演数次以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形式冲击好莱坞,却屡屡失败。陈凯歌甚至曾经试图拍摄英文电影作为进入美国的敲门砖,却都以失败告终。这个纪录直到2000年被李安的《卧虎藏龙》打破,华语电影才第一次获得了所谓的“奥斯卡奖”,但也仅仅是以“最佳外语片”的方式出现。


此后,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产大片取代了中国艺术片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电影成为了商业奇迹的代名词,而与艺术水准渐行渐远。经过20年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中国的电影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那就是在全面学习好莱坞的基础上,以类型电影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这条道路保证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却也让西方失去兴趣。


一方面,中国人或许不再需要迎合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去拍摄电影,中国自己就拥有数量庞大的观众;另外一方面,强大起来的中国急需将自己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以电影的形式输出出去,这两者之前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下,中国人对奥斯卡的渴望反而越发深重,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其实却陷入某种东方学视野的怪圈——文化的客体只有在文化的主体的凝视下才是真实存在的。

中国人对奥斯卡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电影,而是它背后所代表的美国文化。

这种心态似乎也揭示了中国人对赵婷复杂心态的原因,想象一下,如果赵婷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女孩,她此前的言论真的那么严重吗?在过去无数的案例里,她的“错误”都可以被解释为西方对中国的误读,只有赵婷是不可原谅的。她一方面让中国人获得了被西方承认的满足,一方面又自己打破了这种幻想,在中美博弈白热化的今天,她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内心自卑有渴望强大的普通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


大众真的在乎电影艺术么?

春节档热门影片《你好,李焕英》(网络图片)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赵婷曾登上过微博“热搜”,获得了无数的关注,但大众真的在乎电影艺术么?在中国的豆瓣网上标记看过《无依之地》的人不过10万,不过春节档热门影片《你好,李焕英》的十分之一,而赵婷此前的片子更是观者寥寥,即使有名气一些的《骑士》不过八千多人看过。


都说电影是大众艺术,但是大众真的在乎电影艺术么?对于绝大对数的人来说,参与进对赵婷的口诛笔伐不过是一种网络上集体无意识一般的发泄而已。与其说人们真的在乎赵婷是否“辱华”,更不如说他们在乎的,是一位成功而家境优渥的女性竟敢冒犯“中国人民”。这是一种混杂着“慕强”、“仇富”、“厌女”的复杂心态,尽管它的表现形式是爱国,但在国家的概念过于宏大反而失焦的今天,假以爱国之名,我们投射出的其实是自己深深的焦虑。说赵婷是“民族之光”也好,是“民族败类”也好,在官方的主流叙事的引导下,仅仅几天就可以改变媒体对赵婷的描述,这本身就足够发人深省。


对比今年入围“最佳国际影片奖”(之前的最佳外语片奖)的《少年的你》,中国人的矛盾心态更加明显。这部由中国顶流偶像易烊千玺主演的青春爱情片曾在中国收获不菲的票房,却也被人指责为“抄袭”,其导演曾国祥甚至一度还被指责具有“港独”倾向。但在提名消息传来后,国内的媒体依然也可以用“中国骄傲”等字句表达祝贺,全然不顾此前的争议。可见,大众对新闻的遗忘速度之快,民族主义情绪是如何容易被煽动,又是如何容易被抛弃。


“赵婷轻而易举做到了张艺谋没有做到的事”,这是赵婷得奖之后部分网友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它们和“小粉红”的抨击一样代表着网络上的民意。有趣的是,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评价,背后都可能是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作祟。

成为第一位留言的人吧!

我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