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没有“移民潮”,香港社会贤达曾一度避而不谈。这件事屡有数字佐证,数字一个比一个吓人。本土研究社研究指出,2 至 4 月香港劳动人口按年下降 3.2%,是 40 年来最大跌幅。 2021年8月,各界在特区统计处报告发现,香港人口在该年竟然按年下降 1.2%。特区成立以来香港人口几乎都是正数上升 (虽然数量不多),除了 2003 人口增长率按年下降了 0.2%。当时 SARS 袭港 ,死亡阴影笼罩全港,经济一沉百踩,连代表光辉年代的张国荣梅艳芳都先后离世 但当时整体情况没今天坏。 今天有政治和防疫困扰。当年中国和西方也极为交好,移民可以,但不会给予方便。当年没有今天五眼国家基于香港政治形势改变,而给出一系列人道理由移民通路。有些人在口疫情之中死了,也有些人跑了,甚至是纯粹逃避防疫政策。 统计处《香港人口趋势 Demographic Trends in Hong Kong 1986-2016》(P7) 这样总结香港的人口结构: 在 1986 年至 2016 年期间,香港人口由 552 万人增加至 734 万人 , 增幅为181 万人,平均每年增长率为 0.9%。1980 年代中期至 1990 年代初期的人口录得较低按年增长 (例如在 1990 年 的 0.3%), 其主要原因是大量港人移民离港。 在 1993 年至 1996 年期间 ,由于有些早年移居外地的人士回流,人口回复高增长。其后,除了在 2003 年可能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爆发的影响而录得 0.2% 的人口负增长, 人口增长维持平稳并处于低水平。 比 90 年代更急更猛的移民潮,流血不止。除了各种经济代价,也有很多难以想像的社会代价,甚至儿童及青少年会因为同伴朋友被迫随家人移民,损害很多少年人的精神问题,都可以与人口大流出有关。突然离开家乡也不容易适应,“小粉红”抓紧机会嘲笑他们,是香港自己各种不争气,或不肯适应不爱国,自己选择苦路。但上海封城及“次生灾难”爆发之后,“民怨”或许不方便直接透露,于是网络上也出现一种“研究如何离开中国”、“移民到发达国家的学问”,称为“润学”,Run (跑) 的学问。 润学:终极内卷 普通人无法动摇政策,普通人走到最极端,就是离开家乡。生活很多路都被堵住,游戏越来越难玩,最终就有人把资源和精力投放到如何 quit game (退出游戏)。说“内卷”,没有事情比研究如何 quit game 更加卷。“润学家”也乐于卷到极致,认认真真地把“逃出中国”理论化起来。根据“润学全球官方指定GITHUB”,这个学问要处理的问题是“为什么润,润去哪里,怎么润三大问题”,并预言: “中国人的润将会持续至少100年,直到2122年为止。而本目录,也将会持续100年,直到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润绝。” 该文库甚至认认真真地探讨了中国生育率、人口结构、生育政策、面临什么风险等等。润学家抛出了一个暗淡前景,一个人力无法阻止的生态风暴正在酝酿,会导致 (困扰中外各界) 一百年以上的大问题。在他们看来,情况不容乐观,而他们自我评估过后,没甚麽可以做的,连逃跑都不一定成功,所以才要修习这门为甚麽跑、跑到哪、怎样跑的学问。 有人说这个概念是 90 后中国网民的发明,香港网络形容这种感觉为“曲直难分”,不知道对方是认真播道还是认真恶搞,既是未来的敌托邦预言,也是最卑微的抗议,要是家乡好好的,不会有人研究如何离开。冠以润“学”之名,更是将长久以来隐蔽的中国难民学,光明正大抬出来,令人尴尬,但这可能就是润学嬉皮笑脸但又确实抗议的点。现实是一个灾场,往往是一屋难民。 香港:润学社会 香港是知名的难民社会。仅一国共内战,香港人口就增加 4 倍。(1945 年日军投降时香港人口为 60 万,至 1956 年暴增为 250 万人) 中国难民涌入香港,房屋、医疗、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国民党背景的势力在香港发动了双十暴动,文革辐射到香港产生了六七暴动。这些都可说是国共内战的伸延,到 1967 年左派暴动被镇压之后,1949 年的问题才算是正式为祸完结。 因为中国动荡而引起人口大量流动,继而为香港带来好坏参半巨变的模式,甚至能追溯到太平天国战争。1842 年香港开埠,但百废待兴,环境恶劣,有海盗横行,传教士来这里都要自备手枪防身。1850 年广东人洪秀全自称上帝第二儿子,于广西金田村建立太平天国反清,在东南最富裕的地区搞大屠杀,极盛时他们曾据半壁江山,他们号称要打倒大清解放汉人,但带来人类史上数一数二残酷的大型内战,清军和太平军互相屠戮,加上饥荒、疾病、人相食等,估计最后大清国死亡几千万至过亿人口。 拜上帝会尤如一颗历史核弹,在帝国最富裕的地区爆炸,爆出了大量难民。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条件稍好的地方都有难民问题。太平运动的各种受害者涌入上海租界, 一时间多了几十万人寻求外国庇护。他们需要住屋,土地变得很有投资价值,吸引大量外国、国内资金投入,开始了盛世泡沫,大上海的底气在那个时候开始修炼。 大英刚刚从大清得到的香港(不包括新界和九龙),马上成为另一个时下难民“润去哪里”的解答。1848 年的香港岛可谓地广人稀,只有约二万岛民, 1851 年洪秀全太平天国,随后几年香港岛增加了约一倍人口,当然是既逃避战火,也逃避天国。直至胜利女神开始向清军和英法支援微笑,香港难民才开始减少,可能是开埠以来第一次大型难民危机。 亦是香港开埠不久就面对难民问题,人口问题可谓刻在经历之中,但由于意外让予英国,便成为一个四方难民的中转站,粗放发展。 香港收容的人也是各式各样,甚至同时有光谱两极。相信当时很多人到香港乃为逃避太平军带来的战火,但太平天国支持者也同样逃到香港寻求庇护。支持洪秀全的亲戚洪仁玕亦因清廷追杀,于 1852 年逃亡香港暂避,也就是说当时这个地方庇护着一场战争理论上的敌对双方。 洪仁玕在英殖香港生活,观察和学到了很多西方做法,构思了一套改革振兴太平天国的新政,可谓“孙中山在香港取得灵感”的原型。洪仁玕在香港似乎仍以各种方式宣扬天国和革命理念。洪仁玕居港期间,结识了同样在港活动的瑞典传教士 Theodor Hamberg,瑞典人本身是一个“客家学家”,在华南活动时叫自己 Hòn Sân-mìn (韩山明)。 韩山明帮洪仁玕以英文记录了其所认识的洪秀全和天国运动。这本全球首个太平天国的英文材料,《洪秀全的视野,以广西起义的根源》(The visions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便如此离奇曲折于香港出版。 洪仁玕在 1858 年主动离开香港再次投奔革命,他成功进入天京 (南京),洪秀全知道他在香港取了西经,就大喜封他为“干王”和军师,但那时已经是太平天国的衰落期,大形势很快破灭,洪仁玕的“太平天国香港化”运动其实无从实行过。只是天京被攻陷、洪仁玕亦兵败判死之后,讲述如何“香港化”的《资政新篇》落入清军手中,曾国藩幕僚赵烈文读过,称赞作者“于夷情最谙练”,是“贼”中之“人”。 战争期间,双方极力互相贬低。太平军在清军眼中口中是“贼”,由于反满而不留辫,又有“长毛贼”、“毛贼”、“发贼”、“发匪”、“发逆”之称。太平军眼中清军、清廷、上至太后,下至太监,汉人打手,都是“清妖”,妖甚至不是人了。于是以“清妖”、“妖兵”、“妖人”称之。“玕王”最终带兵抵抗战死,但可能曾得到敌将内心颇高的尊敬。香港给了洪仁玕新的 vision,虽然救不了自灭迅速的天国。 很多曾替天国打仗的广东广西人,可能在事后都秘密回到乡下生活养老。残兵讲故事,很多关于太平军的“传奇”流传开来。小时候的孙文听过。孙后来对日方朋友宫崎滔天坦白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搞革命: “……革命思想之成熟固予长大后事,然革命之最初动机,则予在幼年时代与乡关宿老谈话时已起。宿老者谁?太平天国军中残败之老英雄是也……” 革命党的战力担当黄兴亦同,年少时听过这些残兵话当年。革命党有许多疏漏,但基本完全避过太平天国前辈们的错误。孙文老婆再多,跟洪秀全比起已属正人君子。革命党也是实用主义,四处拉拢外国,而太平天国亡于内斗,也亡于不友善外交与西方强国交恶,英法两大国最终因此选择帮清朝一把,更符合自己“在华利益”。运动兴起运动消亡,翻天覆地也好,香港被殖民者统治,却成了上一代好多革命家的参考书。 香港要是成了一本书,也可能是每一页都写着“难民”。世界变成一本书也如是。而写到 21 世纪的今天,香港开始输出自己的难民。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