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婚礼还有这么多不同的可能,”在拍摄了一场藏族婚礼之后,摄影师段小段感慨道。 那是2014年,小段在成都时和同行聊天,无意间得知了一场即将举办的藏族婚礼,这点燃了他的好奇心,当即决定前往拍摄。 结婚当天,有贴了藏式装饰的车队,在接亲路上抛撒“龙达”——“龙达”是“风马”的藏语,风马旗(片)上印制着图形和经文,传达着各式寄望。新人穿上专门定制的隆重藏装,藏装的穿着非常讲究,服饰比较复杂,配饰也很多,需要有人帮助才能穿好。 婚宴在一个藏式大厅内举行,除了拜父母、拜活佛,献上象征敬意与祝福的哈达也是仪式的一部分。亲朋好友们上前为新人献上各色哈达,有的长十几米,可以将新人围起来。这是很重要的参与过程,新人在其中接受众人的祝福。 这段经历为小段的镜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萌生了记录更多民族婚礼的念头。“最难的是碰到机会,而且碰到机会时我又能安排出时间拍摄。” 为什么要拍摄民族婚礼?“我就是想把这些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传统婚礼习俗,他们都很纯粹。” 念兹在兹,不管走到哪儿,小段都养成了留意民族婚礼的习惯。去泸沽湖玩,小段就有意在小餐馆打听,聚居在当地的摩梭人,他们的婚礼是什么样子,恰巧就遇到餐馆老板的表弟要结婚。小段当场就把这场婚礼加入了自己的拍摄日程。 2017年,小段从上海飞到丽江,又坐车走了五、六小时的山路,才抵达摩梭人的村子,借住在饭店老板的家。婚礼当天一早,老板骑着摩托载小段去新人家,“那条山路很烂,路上有个水坑,很泥泞。我从摩托车上跌落下来,手还流着血,裤子也全湿了,但我最担心背着的相机摔坏或者进水,这次拍摄就无法完成了。拍这个照片太不容易了。” 摩梭人家的院子类似简化版的四合院,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域是火塘,火塘可以生火取暖,也可以烧水做饭,还是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之所。大喜之日,新郎穿黄色礼服,新娘穿红色礼服,婚礼上摩梭人的宗教仪式也是在火塘旁进行,由一位达巴(摩梭人信奉达巴教)主持,他口中念念有词,为新人做法事。 婚礼第一天,新郎和一些家人及亲朋,带着聘礼到新娘家接亲,第二天凌晨2、3点,新郎将新娘接回自己家中。两天都会有丰盛的午宴、晚宴,晚宴后大家会一起围着篝火跳舞,可以跳上两三个小时,跳到太热还把身上的厚衣服脱掉,整个过程欢乐极了。 “有人可能只听说过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但并不了解摩梭人的传统婚礼,不是所有摩梭人都走婚。”小段认为自己拍摄的每一场民族婚礼,仅仅只代表那场婚礼,并不能代表整个民族的婚礼都是如此。“哪怕同一个民族,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不同人家的婚礼都有可能不一样。” 段小段是重庆人,作为一名婚礼摄影师,他已经拍过了几百对新人,从重庆拍到了上海,又前往世界各地拍摄婚纱照和婚礼。拍了各种各样的婚礼,小段常常想,中国有那么多民族,他们的婚礼又是怎么样的呢? 几年间,小段不断地从忙碌的商业摄影专案中抽出时间来,自费飞到中国各地,翻山越岭,用镜头记录了摩梭人、傣族、藏族、维吾尔族等许多民族的婚礼仪式。 在傣族的婚礼仪式上,有一个拴线的环节。傣族人相信拴线可以系住魂魄,人生中各种重要的时刻都要拴线,既可祝福,亦可消灾。婚礼上,年长的亲人或者乡亲们,把白色的线拴在新人的手腕上,也会给伴郎伴娘拴线,双方父母或者亲人之间都可以相互为对方拴线,传递最亲切诚挚的祝愿。 他们有些人会办一场西式的、一场民族的。我也会想,我们的有些想法或许有点自私,比如大家呼吁要保留传统的民族特色,但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办西式婚礼,却要他们保留传统特色?无论是什么民族、生活在哪里,举行什么样子的婚礼都是一种自由,都是美好爱情的表达。” 小段也见证了侗族和苗族之间的婚姻。这场婚礼采取了中西结合的仪式,接亲的方式又与汉族婚礼中常见的堵门相若。不过新娘迎宾时穿的盛装依然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帽子和饰品都是由银等金属制成,造型精致。 在另一场维吾尔族婚礼上,新人穿上了雪白的婚纱和笔挺的西服,但婚礼还是遵循维吾尔族的传统仪式。音乐和舞蹈贯穿了全天,接亲前、接亲中、接亲后、婚宴前、婚宴中、婚宴后,新人和来宾都会载歌载舞,热情洋溢。 少数民族的年轻人,也会向往西式婚礼、白色婚纱吗? “可能会吧,他们有些人会办一场西式的、一场民族的。我也会想,我们的有些想法或许有点自私,比如大家呼吁要保留传统的民族特色,但为什么城市人可以办西式婚礼,却要他们保留传统特色?你喜欢西方的东西,觉得洋气,人家为什么不能拥抱西式呢?” “可能会吧,他们有些人会办一场西式的、一场民族的。我也会想,我们的有些想法或许有点自私,比如大家呼吁要保留传统的民族特色,但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办西式婚礼,却要他们保留传统特色?无论是什么民族、生活在哪里,举行什么样子的婚礼都是一种自由,都是美好爱情的表达。” 但小段也不觉得传统的婚礼习俗会消失。他说,当外面的东西见得多了,发现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有非常独特的文化,也许也会想去找回自己传统的东西。“我并不奢求我拍的照片一定能唤起大家对民族传统婚礼的保护意识,我只是想把这些记录下来,让对传统婚礼文化感兴趣的人多一些可参考的素材。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传统的又变流行的了呢。” (尊重受访者意愿,段小段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