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前往台湾访问,引爆了国际外交世界与民间的舆论炸弹。观看其专机飞行情况的在线网站一度因人多而崩溃,大国连环反应,微博热搜接二连三,华人世界情绪暴涨,甚至二次创作的段子也迅速涌现。在这股热潮中,有一个议题再次引起了传媒界和翻译界的讨论:中国官方用“窜访”一词来形容这次访问,这个词具体是怎样的意思?外媒可以怎么翻译? 词意 事实上,“窜访”一词的意涵,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拿出来琢磨。 据考证,这个词并非来自传统的中国文字历史,其出现至今不过十余年。《“政治等效”视野下“窜访”译法探究》一文,刊于2015年的《中国翻译》期刊,当中提到,“窜访”一词,”是近几年来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统一、谴责和揭露民族分裂分子而新造的专用贬义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政治倾向性。“文章作者考证,“窜访”最早出现在2006年,时任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回答关于达赖喇嘛访问以色列的问题时,表示”达赖四处窜访,目的在于推动所谓‘西藏问题’国际化,分裂祖国”。 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张庆彬和王振华在一篇论文中,也提到“ 窜访” 是政治语境下的新创词, “体现了中国外交话语使用者的大智慧。……形象地描述了分裂分子偷偷摸摸、四处流窜的贼鼠之貌。” “窜”在这里的意思大约是“流窜”。“窜”的繁体字由穴字和鼠字组成,而自诗经伊始或更早,老鼠在中文的文化意象中就充满强烈的贬义色彩。台湾教育部列举的“窜”字的意思,当中包括躲藏、逃跑、放逐等意。 达赖喇嘛是一名流亡人士,在中方的立场看来,他便是在“流窜”。而窜访最初也有“流窜访问”的意思。目前未能查得中国官方词典对这一词给出语意,但由于“窜”字情绪强烈的意向,中文读者能轻易感受到它的语言色彩,网上对此也有不少解读。多次在中国期刊发表文字研究该词的翻译学者杨明星认为,该词政治内涵是:“ 为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鼓吹、兜售其分裂主张而进行的非正义、不正当的访问。” 而民族主义色彩强烈的观察者网,在7月底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解读该词:“‘窜’放在‘访(问)’字前面,主要是一种情感修饰,让原本单纯的‘访问’变得很猥琐,同时表达讲话者的鄙夷之情。”而知乎一名解答该词相关问题的作者,则引用了一个更详细的定义:1,不该你去的地方你去了;2,不被(中国)官方接受和欢迎的访问;3,目的是窜动是非,制造矛盾。 大概由于窜字用于形容流亡人士的生活模式较为应和,这个词最初多用于中国政府反对的海外流亡人士和异见者身上,例如达赖喇嘛、热比亚、六四流亡政治人士等,有种不被承认、抱头鼠窜的丧家之犬感。而在后来,该词逐渐使用于所有中方不乐见的“敌对势力”访问、会面上,台面上的各国官方政要也被囊括其中,包括台湾首脑、日本政客,以及这次的美国众议院长。 翻译 尽管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但这个词强烈的情感色彩却能够让华文读者清晰地感受到它的贬义,是为中文的博大精深。但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色彩,却也难倒了一众翻译者、国际新闻报道者。 这个词之所以难以翻译,是因为这就是一个为了特定情境生造的词。这个词展现的形象,大意是国际政治上的敌对势力,贼头贼脑、不安好心地去访问一些地方,建立一定的政治连结,用以对抗中国。这个词在其他环境,无论是私人或者公共语境,都很难成立,因为大多数时候,人们不会觉得有哪些跟自己无关的拜访与会面是邪恶、带有贬义色彩的。因为这种情境根本不存在,所以很难在现存的其他自然发展出来的语言体系寻找一个对应的词汇,就好像你要创造一个词,去形容热得滚烫的冰块。 而事实上,中国官方大多数时候也仅使用“visit”一词来对应中文中的窜访。2015年,外交部声明“我们反对任何外国允许达赖前往窜访”时,外事译员对“窜访”就使用了的visit 译法。无论是近期报道佩洛西访台的《China Daily》还是CGTN,他们均使用了visit一词来对应中文的“窜访”。上述张、王的论文提到,这是“令人遗憾的”,中国相关政府机构和一些主流媒体均将其简单处理为“ visit” , 导致外国媒体如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Reuters(路透社)等也同样套用“ visit” 译法,他们认为这使得该“极具外交智慧的表态词”未能有效传递其意义。 不过,《环球时报》英文版曾使用过“sneaky visit”一说,而《华盛顿邮报》也引用过一样的译法。随着这个词十几年来不断出现,哪怕中国官方的翻译中它没有被体现,不同的机构开始为了翻译它而各显神通。 Flee visit曾是一种被提出的使用方法,但专家大多认为这一说法传递的信息并不到位。杨明星在论文中提出了几种翻译的可能。一种是直接使用音译,译成拼音“cuanfang”,并且加上英文注释:to visit,but if noticed, fleeing like a scared rat. In political context, the term indicates ethnic separatists visit arou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seek political support and realize hidden agendas.还有一种是生造一个词,“考虑到中国外交部新造“窜访”一词的新义和政治意图,英语中无现成的对等词,可采取新词对新词方式来翻译……经仔细斟酌,笔者挑选了mal-,escape,lam 和tout 分别和visit 搭配,尝试新造了malvisit,escapevisit,lamvisit 和toutvisit”。张、王的论文同样建议采用合成词“ toutvisit” ,认为Tout(兜售)一词指某人试图用某些不正当手段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话, “可以反映出达赖喇嘛访问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卑劣目的与性质,……识破“ 藏独” 的本质与阴谋。” 观察者网的作者则引用了特朗普对佩洛西的评价:She’s a nasty, vindictive, horrible person,并认为可以将窜访翻译为“nasty visit”。 弦外之音 尽管上述不少学者和作者、乃至民间声音都很替官方着急,认为干巴巴的”visit”无法传神地表达”窜访“的精髓,但至少一直到该词诞生的16年后,官方还是使用这个翻译,并没有向英文世界推广”窜访“这一精彩的发明。 对内情绪强烈,对外克制表达,因而这一贬损意味很重的词汇尽管虽然一直出现在外交辞令,但却不能算冲出国门,也甚少引起过国际纠纷——唯一一次引起不满,来自语言同源的台湾:2018年,蔡英文前往美国,访问NASA等机构,外交部同样称为”窜访“,引发了陆委会的不满,他们提出抗议,认为该词”粗鄙不堪“。 而这一被形容为粗鄙不堪的中文词汇,其官方的英文翻译却是个中性词,这是翻译的局限,还是一种政治选择,也只有制定者才知道。在上述关于”窜访“语意的知乎问答中,在几乎最底层,有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答案,是这样写道: 众所周知,内宣不需要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