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纽约之时,未能免俗,在帝国大厦顶层观景台看夕阳以及夜景,想象着金刚攀爬在帝国大厦顶端的电影桥段。对城市最高点的占领,大约是城市动物共同的体验,对高度有一种近乎病态的迷恋。当代城市是向天空野蛮生长出来的,在不知不觉之中,摩天大楼成为当代城市的一把标尺,影响着人们对这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评价。 人类对建筑奇观的膜拜,则是自古以来的共同文化习惯。从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雅典,到全球最年轻的城市深圳,在这一点上,不分什么东方西方古代现代。深圳用四十年走完西方城市四百年的路,一度被称为中国的当代奇观。恰恰是在深圳这个地方,中国人开始膜拜自己创造的高度,而不再仰望西方。 这个时间节点大约在二十年前。1995年后出生的小孩,在童年时代,正好经历中国的黄金时代,他们眼里的中国和自己一样见风就长,摩天大楼不断刷新高度纪录,崭新而雄伟的城市见证着中国崛起,触手可及的崛起,令很多年轻人对中国的发展以及所谓正确道路深信不疑。 而我这代人,则完全不是这样的童年。 神殿、红馆、国际饭店:承载价值的世界奇观 我当年玩《帝国时代》游戏的时候,使用拜占庭文明,奇观落成,赫然是索菲亚大教堂,那是君士坦丁堡最高的建筑。如果使用日本文明,升级到城邦时代,修筑天守阁,同样是日本幕府时代各个城市的最高建筑。城市的高度和天际线就是这些建筑奇观决定的。 奇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对这座城市的认同。秦汉两代开始,在咸阳和长安修建的高阙、宫殿、承露台等,不仅确立了城市的高度,也承担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古希腊的原始城邦,其最高点通常都在山巅,那是确立了神的位置,就是真理中心,并在周边安排市民中心、法庭、议院等权力中心的位置。 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形成了一整套建筑形制的叙事体系。推而广之,后世北京的天安门,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南京的中山陵、国民大会堂,无不传达出一种城市奇观的庄严感。每一个来膜拜的人,无不在此地拍照,作为人生中一个被记录的重要时刻。 这种记录,包含着一种对本民族或者本群体的认同感。当然,奇观也会引起他民族或者群体的认同感,如果背后有一套价值体系支撑的话,更是如此。 一百多年前赴美中国留学生的日记可堪玩味。坐船从上海到横滨,再转乘大船赴纽约,经过数个月的海上漂泊,在进港之前,映入眼帘的就是硕大无朋高耸入云的自由女神像,然后是哈德逊河畔的高楼大厦。 这就是一百年前那一代人的感觉,他们被这样高大的建筑奇观“震惊”了,在巴黎的邓小平看到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也是一样。他们就这样在震惊中被带入了现代社会。 南中国的景象也是一样,叶问从九广铁路尖沙咀下车的时候,也必定会感慨尖沙咀钟楼的巍然,正如年轻的孙中山在香港看到圣约翰座堂时的那种心灵震憾。八十年代的深圳人,乘坐东铁线在红磡下车,迎面而来的就是刚刚落成的巨大的红磡体育馆,然后看到整个港岛的天际线,被一座座高楼塑造出起伏的模样。夜晚维港的流光溢彩更是必须照相打卡。 1983年以前,整个上海的天际线制高点仍然是南京西路的国际饭店,这幢建于1934年洋场时代的巧克力色大楼标高84米,当时是中国最高的建筑,被称为“远东第一楼”。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占据了上海的天际线,1983年被上海宾馆超越。问题就在此,社会主义的上海,半个世纪都在干什么? 我小时候每年生日会被父亲带去照相馆拍一张纪念相片,那是童年少有的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六岁生日的那张照片,背景是纽约的夜景图片做的布景,世贸中心的双子星大楼被置于整个画面的中心。这在八十年代是一种照相风尚。而我,对哈德逊河岸的天际线和夜景,从小就是向往的。 2、迪士尼、可口可乐:中国和世界的时差 回想起我的童年时代,那时候拥有电视的家庭不多,每个周末和一帮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虽然是黑白电视,米老鼠和唐老鸭,都不知道什么颜色,但还是津津有味的看完十五分钟。这是学习六天之后,一周唯一的期待。那时候,中国还是每周六天工作制。 当时我不知道这是迪士尼六十多年前的动画。中国和世界的时间并不同步,迪士尼上映这部片子的时候,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才刚刚去世,中国还在北洋政府统治的时代。这部片子之后是米高梅公司的《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至今我仍然会时不时翻出来看看,那则是一部二战期间制作的动画片。 对我们这代人而言,美国、日本、欧洲,就是代表着美好、舒适、发达的生活水平,以及有趣、好玩的文化产品。父亲的朋友从美国带来一支圆珠笔送我,就是非常普通到处可以买到的圆珠笔,我被班上的小伙伴羡慕了好久。“进口的”即意味着高级、耐用、有品质等等,进而认为,外国(其实也就知道美国、日本、英国等几个发达国家)的一切都是好的。 再比如可口可乐。这种常见饮料在我小时候是作为一种奖赏出现的。我考试拿到好成绩,父亲会买一瓶可乐给我,喝完的玻璃瓶子还要给商店送回去。那种甜甜酸酸的口感,似乎可以在舌尖上停留好几天,以至于我刚刚毕业自己赚钱的头几年,天天把可乐像水一样喝——都是童年的病根子。 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一位叫薛枭的男孩,在废墟中被困了80个小时。当救援人员把他挖出来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冰冻的。这位被称为“可乐男孩”的小孩子于1990年出生,后来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如今是成都可口可乐博物馆的馆长。 我,以及比我晚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均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北京第一间肯德基餐厅在1987年开业。三年后,一对青年男女在前门肯德基举办婚礼。那时,肯德基餐厅意味着时髦、昂贵、美味,以及有面子。在这之后,麦当劳第一间北京餐厅也开张了,小朋友们纷纷在麦当劳过生日。如今看来都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 1988年,一部名为《河殇》的纪录片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探讨了诸多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认为中国有太多传统文化包袱,黄土文明应该向西方海洋文明学习,拥抱“蓝色文明”。我那时候年龄小看不懂,但大人很喜欢这部片子。2008年3月,我在台北见到了这部纪录片的总撰稿人苏晓康先生,我非常激动地向他说,我这一代也是“河殇的一代”。 1980年,一套名为《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品在湖南岳麓书社面世。出版人钟叔河先生,拣选了100多年前晚清知识分子描述西方世界的著作数十种,择其要者出版,并认为这是中国“第二次开眼看世界”。我在大学曾读过其中的几部。2005年,我在钟叔河先生家里采访他,他回忆了八十年代知识分子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西方文明的渴求心态。 在我的童年时代及少年时代,我们这些人就是在一种“否定中国、肯定西方”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只是当时惘然而已。不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对中国的现状都是不满意的。我中学的政治课本里,几乎引用了邓小平关于向西方学习的全部言论。中国需要学习西方,需要对外开放,这是朝野的共识。 我去大学的前两个月即1998年7月,克林顿总统访华的第一站就是西安,他是六四之后访华的第一位美国总统。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代表中国的西安官员郑重地递给克林顿一把钥匙,让古城西安的南大门缓缓打开。那是一个非常有象征性的镜头,这个古老的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外部世界——打开了大门。 深圳香港的景观映射着历史的进程 我这代人,人生的前二十年,中国的关键词就是四个字:改革开放。邓小平说,坚持总路线100年不动摇。让我们这代人曾经坚定不移地相信,这样的日子会伴随我们终生。在入世之前的二十年,虽然有各种跌宕起伏,但整体在路径上,中国还是向着更加开放的方向。这就是我青少年时代对中国的大体认知。这些都让我们彼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视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学习目标,深圳早期的发展,正是描摹和承接香港而来。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以后,深港两地的互动逐步扩大。香港作为一个被学习的形象呈现在内地尤其是深圳之前。作为从北京到香港之间的重要驿站,深圳是中国内地窥视资本主义的唯一窗口。 维港的景观也同步映射着历史的进程。1985年落成的汇丰银行总部大楼撑高了香港的天际线,亦超过了1950年代成为最高楼中国银行大厦。很快,1989年落成的由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以367米的高度,成为当时亚洲排名第一的摩天大楼。不仅如此,当年开始设计的北京中银总部大楼,其外立面和两千公里之外的香港中银,一北一南,形成了外观上的严格呼应。 可以说,19世纪的八零后鲁迅、九零后胡适、零零后邓小平,乃至到20世纪的八零后(比如我),100年多年,贯穿一个世纪,我们在面对西方世界、面对香港、东京、巴黎的时候,抱有一种强烈的震撼感以及落后感,乃至在心中暗下决心,要把中国变成同样繁荣发达的样子。所以鲁迅、胡适、邓小平都回国了。 在香港中银大厦封顶6年后的1995年,深圳罗湖的地王大厦,以仅仅超过香港中银大厦16米的高度,成为亚洲第一高楼,是当时中国(含香港)最高的建筑。地王大厦是对深圳乃至中国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记录。在高度上的超越,也意味着在心理上的重大慰藉。据说在地王大厦可以望见港岛,我没有上去过,无从体会,但我能够想象那样的感觉。 这种一再超越现有高度的城市奇观比赛,不仅是人类无限接近天空的欲望驱使,更是在心理层面建设集体自我认同的重要方法。甚至可以这样说,建筑高度是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自身政治认同的一种手段。 1995年真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怎么划这个时代呢?1980年代初铁道兵、工程兵南下深圳,带着对香港的艳羡,开始建设深圳。总设计师也一再告诫,姓社姓资不重要,要引进资本主义先进的发展经验。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老深圳人心里,深圳当然是不如香港的。 这种“不如”体现在方方面面,罗湖口岸的各种水疗中心,以100港币两个小時的低价经营了很多年,他们服务的对象,就是北上寻欢作乐的香港中年男人,很多水疗中心收港币,因为那时港币的汇率比人民币汇率更高。 曾被媒体广为报道的罗湖“二奶村”,也是这种“不如”的一种写照。单程证的数量一天多过一天,早期深圳企业家透过投资移民香港,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深圳早年的一线奢饰品店极少,许多全球大牌都不在深圳开店,就是因为深圳人去香港买名牌太容易了。甚至到2015年之前,深圳的中产家庭仍然坚持在香港购买婴儿奶粉。 1995年,香港的GDP为1447亿美金,是当年中国内地GDP(7345亿美金)的五分之一,而香港只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01%。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但同年北大的亚洲排行是第37名,而香港中文大学是第7名。1997年,回归之前,举国上下对香港的赞誉与羡慕,称之为对香港的集体崇拜,并不为过。 在1995年(或者更晚,但1995年的确是一个标志性年份)之前,对西方(体系下的)城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的崇拜是显而易见的。由此上溯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国在那一刻进入了作为一个三流国家的深深自省,这一过程恐怕维持了一个世纪。 当亚洲第一高楼崛起于深圳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 1995年以后出生的中国孩子,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可能最大的不同是,在他们诞生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一流的城市奇观——亚洲第一的高楼。他们不必再用100年来“中国不如发达国家”的眼光来看世界了。几座摩天大厦就可以支撑一代人两代人的情感认同和族群认同。 这几年经常有留学生抱怨,纽约的地铁太破、东京没有高楼、香港地方太小等等,来证明留学未必是好的选择。又或者拿高铁和外卖来证明,今日中国城市的现代化与信息化超越了西方城市。从建筑硬件上看,的确是如此。尤其是深圳,是一个四十年来急剧膨胀的城市,从一个小渔村变为国际化大城市,从全球看,大概只有当年的加尔各答可堪比拟。 即便如我,在外地朋友来深圳的时候,也倾向于去城市地标的地方如平安中心或者华润万象城吃饭。那里面隐隐约约有一种轻微炫耀着“深圳挺好”(或者“我在深圳挺好”)的态度。和朋友晚上驱车经过沙河西路去蛇口,我会不经意地指着深圳湾的夜景,并暗暗期待他们的表彰。 三十年来的浦东也是这样,新的上海在黄浦江两岸拔地而起。作为中国城市标杆的上海,引领了新世纪以来各个城市模仿的风潮。按照国际标准,超过500英尺(152米)的建筑可称为超高建筑,即摩天大厦,中国当前有2000多幢,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分散在中国80个城市里,其中90%建于2000年以后。 二十多年前,我们这代人从罗湖的地王大厦用望远镜看香港的心情,和今日年轻人在来福士酒店的空中大堂眺望香港元朗的心情,其实已经发生了一去不回的、深刻的视角转换。竟或者可以说,在来福士空中大堂,完全可以不必看香港了,那不再是一个仰望的对象。 在浦东三件套的顶层观景大厅里俯瞰上海,有一种世界在我脚下的满足感。这种实实在在的心理感受,足以让两代人膨胀。最新的笑话是,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发展这么好,马斯克不加入中国籍呢?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外国就是美国,因为那是唯一的敌人。 中国的七零后八零后这一代人,一直在疑惑,为什么零零后有那么大的文化自信?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城市的景观,不再是他们上一代的样子了。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呢?再进一步说,弥漫于中国简体网络的“粉红现象”其来有自。城市奇观让他们非常具体感受到了所谓的优越性,他们面对西方的时候不再像我们这代人那样忐忑和震撼了。 这代人不明白父辈们为什么会建议自己去海外留学,也无法理解父辈们在KTV里流着眼泪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背后的心灵苦难。那是一百多年几代人共同的心灵体验。为什么张学友周慧敏这代港星可以红三、四十年而不辍,那是因为中国七零后、八零后两代人对香港无尽的爱啊。 然而,在城市奇观和情感认同之后,是不是我们真正的完成了对他者的超越呢?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新问题。洋务运动三十年后,中国拥有了亚洲第一的海军,其战舰数量超过日本三分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经历了严峻的历史考验。其后不久的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才真正检讨了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当下的中国,奇观已经建成,但历史尚未终结。可以预言的是,中国的城市奇观仍将会不断出现,但已经无法继续成为一种认同的嫁接之物。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摩擦也将会越来越大,黄金时代成长的年轻人,会慢慢遭遇到这个不安年代带来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