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歪脑 WHYNOT
youtube
instagram
facebook
zh-CN
zh-HK
Search
Search
轉換簡體/繁體,
點擊這裡
我知道了
歪脑读
所有文章
文章类别
- Any -
深度报道
图片故事
评论和分析
专栏
读者来稿
话题分类
- Any -
他者之镜
文化人儿
理想派
我是谁
我有药
黄金屋
热点专题
- Any -
#90后
#LGBTQ+
#MadeInChina
#硬核专访
#女性主义
#影视戏剧
#媒体观察
#新冠病毒
#香港
#台湾
#环境
#职场
#小粉红
#世界华人
#美中关系
#超不能家族
排序
最新
评论最多
点赞最多
Apply
Clear filters
05/24/2021
评论和分析
我对“中国留学生”身份的重拾,远不是重新拥抱国家主义。
2
24
在美国参与社运的我:从排斥到重新拥抱“中国留学生”身份
01/27/2022
深度报道
这个群体都是最普通平常的中国人:有异性恋,有同性恋。有人爱读书、打游戏、逛街。
1
9
你“没有戾气”的年轻自由主义朋友——专访“文宣中国”
09/08/2021
很特别企划
在这封我们为你精心准备的信中,我们再次介绍自己:歪脑是谁?我们是谁?而谁,又是一个“歪脑”呢?
1
23
歪脑一周年特别精选
12/20/2021
深度报道
很多人心中,香港澳门双城分不开。
1
4
从留学台湾的浮沉,看见澳门年轻人的身份认同
06/23/2022
深度报道
在调查的时候,只要你一问你觉得自己有受到文化统战影响吗,大部分的受访者戒心都会起来,他们会告诉你,我没受影响。我们倾向把这个现象叫做文化流动。
1
6
后女性主义?资本主义陷阱?文化统战?我们和“小红书”的台湾女性用户聊了聊
09/24/2021
评论和分析
男同志的阴柔特质,可能唯有在女性典范中,才得以安放。
1
2
蔡依林、小S、张惠妹,甚至“甄嬛”:同志文化中的gay icon女艺人小史
10/20/2021
深度报道
从京都、山东到香港、台湾,柳广成的“四个家”在不同阶段形塑了他的身分认同。
0
6
专访香港漫画家柳广成:我不特别属于哪里
02/17/2022
深度报道
于是我开始思考,我放弃了在香港的农业,将锄头放下了,但我是否可以在英国重新拾起锄头?
0
17
农夫黄如荣∶离开香港,在英国继续推动本地人吃本地菜
06/24/2022
评论和分析
我惊讶地发现,自己身边的年轻亚裔、1.5代移民和中国留学生们没人听过陈果仁的名字。“陈果仁事件”被誉为美国亚裔民权运动的转折点,但就像大多数社会运动,如果不反复思索如何延续它与当下和未来的关系,那么在时间的长河中,终会被集体淡忘。
0
0
陈果仁案40年,与你作为亚裔的身份认同
09/06/2022
深度报道
金晓认识不少“ABC”(美国出生的华人),他们的父母在爸爸的餐馆打工,但却没有人像她一样有“洋留守儿童”的经历。“你羡慕他们吗?”歪脑记者问,“羡慕”,金晓点点头。
0
6
美国“洋留守儿童"——TA们在美国出生,却被送回中国寄养?
10/12/2020
深度报道
华人在俄国是“异类”,但作为少数民族,他其实也是“异类中的异类”。
0
9
俄罗斯的华人,华人学生中的西藏人:我是异类中的异类
09/19/2022
深度报道
我家一直把精力投放到赚钱生活,不谈政治,不谈家中禁忌,不谈早早消失掉的亲人。家人认为完全拒绝国家与政治,就是务实。
0
4
寻找我的“恐怖分子”爷爷:对国家暴力习以为常,华人有太多不能说的政治禁史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