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歪脑 WHYNOT
youtube
instagram
facebook
zh-CN
zh-HK
Search
Search
歪脑读
所有文章
文章类别
- Any -
深度报道
图片故事
评论和分析
专栏
读者来稿
话题分类
- Any -
他者之镜
文化人儿
理想派
我是谁
我有药
黄金屋
热点专题
- Any -
#90后
#LGBTQ+
#MadeInChina
#硬核专访
#女性主义
#影视戏剧
#媒体观察
#新冠病毒
#香港
#台湾
#环境
#职场
#小粉红
#世界华人
#美中关系
排序
最新
评论最多
点赞最多
Apply
Clear filters
07/12/2022
深度报道
“在我的关注的朋友群里,消失的都是在海外生活的朋友。海外用户是重要的了解世界的窗口,就算关注香港、台湾的新闻平台也好,也不及由个人出发的观点。”
1
5
海外用户消失在豆瓣社群
02/16/2023
评论和分析
我的思绪常常回到二十多年前,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坐在先锋书店柔软的沙发上喝一杯纯净水,面前摊开一本书。那时候,我从没有想到过,在二十年多年后,我会感叹中国书店的死亡。“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我们这些爱读书、写书的人,为什么会觉得是“异乡者”,因为灵魂已无处安放。
1
3
贾葭:那时的中国,尚有几间书店——关于独立书店的几个瞬间
06/01/2022
评论和分析
在华裔“大女主”作品中,对女性战场置身事外简直是男主角们的“出厂设置”。《妈的多重宇宙》、《青春养成记》中,他们被塑造成温柔却稍嫌懦弱的形象。因为他们的善良,妻子不顾家人反对,甚至私奔。但当初许诺要给妻子幸福的丈夫们,一旦进入家庭生活,却在家族产业和育儿上缺席,整个家庭俨然是女性在主理。
0
4
《妈的多重宇宙》、《青春养成记》等:那些探讨亚裔女性宿命和可能性的“大女主”电影
01/18/2023
专栏
作者为了谋生,不得不在这些活动和邀稿里疲于奔命,回头来又没时间潜心搞创作。怪不得,全台湾只有一个九把刀。
0
4
上官乱:无出版审查、社会包容、文学根基深厚,但仍难以养活作者?台湾真是中文创作的天堂吗?
03/13/2023
专栏
当杨紫琼在颁奖礼对上Cate Blanchett,这些背景就相当值得玩味了。尽管杨紫琼被称为“Icon”,可她被谈论的重点还是好莱坞应该对她补偿,反而Blanchett被反覆夸奖“演技”,似乎后者在艺术殿堂里更“纯粹”。
0
3
杨紫琼夺得奥斯卡:白人演员被赞美演技时,他们还只能聊族群议题
06/16/2023
评论和分析
Chin-kee就是这部作品的“獠牙”:尖锐、直白、血淋淋。要将《美生中国人》搬上银幕,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Chin-kee这个角色。
0
1
拔去原漫画讨论种族问题的尖锐獠牙:《西游ABC》的迪士尼化
07/31/2023
深度报道
作为一个华文阅读爱好者,你了解同样以华文为官方语言的新加坡的图书市场和出版社吗?如果让你挑选一本新加坡出版社出版的书,你认为自己能够买到哪些题材?
0
2
实现“汉字多元”:他们在新加坡办繁体出版社,聊理想,社会、性小众
01/15/2021
专栏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去看见彼此,打开板结,接纳多元的基石。
0
5
张洁平:《中港新感觉——发展梦里的情感政治》,在告别“大中华”之后
05/21/2021
深度报道
一年多来,疫情给艺术界带来的实际的改变是什么?究竟后疫情时代,艺术工作者有怎样的心态变化?我们专访了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策展人、新媒体艺术家李振华。
0
2
专访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光映现场”策展人李振华:后疫情市场冲击下,你会发现艺术更可爱
03/15/2023
评论和分析
这代人不明白父辈们为什么会建议自己去海外留学,也无法理解父辈们在KTV里流着眼泪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背后的心灵苦难。那是一百多年几代人共同的心灵体验。
0
7
贾葭:中国粉红色城市奇观与文化自信的跃迁
07/10/2023
专栏
直到第四张国语专辑开始,经纪人等确定她可以在音乐型态上展示出洋派的一面,大量使用了RnB和节奏舞曲元素,辅以西洋味道配器的芭乐,真正开始让李玟踏上巨星之路。
0
0
走向世界的李玟,和一个时代的美中关系想像
08/18/2023
评论和分析
中国主流的文宣话语,其实只能放在境内来说,拿到境外,就很难成为真理。德国首相俾斯麦早就说过:“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0
1
贾葭:“伦敦涂鸦事件”是高级黑还是低级红?谈中国宣传话语的传播逻辑
Load More